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钓鱼岛?岛屿组成:钓鱼岛列岛(FishingIslands)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岛列岛?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由71个无人岛组成,主要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公里,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名称由来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2]。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3]、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前一年,慈禧太后下诏将钓鱼台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采药用地,诏书中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地理环境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钓鱼岛(4张)90千米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日本冲绳那霸空港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钓鱼岛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于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条主要溪流。位于东海大陆架上。而日本冲绳琉球群岛则是大陆架之外的火山岛,并且琉球群岛处于东海大陆架上。资源?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与日本的争端?中国认为,钓鱼岛作为台湾的一部分,随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一并割让给日本。尽管《马关条约》没有明确规定钓鱼岛的归属,但条约事实上造成了中国对台湾、包括钓鱼岛控制能力的丧失。而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则认为钓鱼岛当时不属于台湾,是“无主地”,竟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即便他真的到过,也至少比中国人民晚400多年。与日本的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二战时期的同盟国,对1885年明治维新后开始的日本在亚洲的侵略和扩张,包括对中国所有领土的吞并和窃取都从政治和法律上做出了裁判。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在二战时期国际法及中日之间的各项法律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尤其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等三份法律文件,其重要性远超过任何一种中日双方其它的证明领土权利的法律依据,包括日方所谓的“发现无主地”、“时效占领”;中方历史典籍中对钓鱼岛权利的记载。以上国际法核心文件是对钓鱼岛归属中国的确认和恢复[5]。根据《开罗宣言》以及《波茨坦公告》中的约定,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这就意味着,台湾及其附属的钓鱼诸岛也将被归还给中国。但是,由于东西方冷战爆发,美国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再违反国际法。1951年9月8日,美,英,加等国家在中国政府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在旧金山歌剧院签订了对日和约,即《旧金山和约》,苏联参加了和会,但是对和约提出了诸多反对意见,然而各签约方不顾苏联关于将台湾,澎湖列岛主权划定的提议,签订了这份条约,致使苏联最终未在和约上签字。和约的内容涉及到了日本的领土范围等问题,并且在这份和约中,琉球群岛被美国托管,同时中国领土钓鱼岛也一并被列入托管范围[9]。1971年6月,美、日两国正式签署了《归还冲绳协定》,这一协定后签订,日本除了对冲绳等恢复主权外,还对中国的钓鱼岛也享有了主权,这是美日两国无视中国的主权,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