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doc

浅谈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浅谈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摘要: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地处沈阳市府广场东南侧,由4座超高层塔楼及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100万?。裙房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厚度最大达2.5m,最小1.2m;柱最小尺寸1m*1m。在浇筑砼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出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层、缺棱掉角和混凝土裂缝等混凝土质量通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关键词:通病、措施、方法一、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类型1蜂窝麻面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1.3防治的措施(1)认真进行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商品混凝土站有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1.4处理办法(1)麻面:表面剔凿并洗刷干净后,用高强度灌浆料抹平压实;(2)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强度灌浆料仔细填塞捣实,如出现大型蜂窝,需及时通知监理及顾问共同商讨确定处理办法。3孔洞3.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3.2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格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3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2)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3.3处理办法孔洞出现,首先进行现场检查,根据存在的情况,编制处理措施或方案,报监理、顾问审批,。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4露筋4.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4.2产生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4.3防治的措施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针对本项目钢筋密集的现象存在,绑扎过程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做到整齐划一、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便于混凝土浇筑,一旦出现多条梁相交柱、墙的现象,采用专门的小振动进行混凝土振捣。4.4处理办法在表面露筋处应刷洗干净,并凿除钢筋表面的浮浆,刷上防锈漆,然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防锈漆的资料需另行报审;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5缝隙、夹层5.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5.2产生的原因(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5.3防治的措施(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2)针对项目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会遇到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