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浩****3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分段指名读课文。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2)指名反馈。(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1—17自然段。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先……再……接着……最后……”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青头)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1)指名反馈找句子。(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三、总结想象,拓展延伸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板书设计:10在牛肚子里旅行青头:鼓励帮助红头:牛嘴里牛肚里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答、应、骨、几”,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1、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去那里干什么?问题即出,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我去过北京,是去天安门玩。”“我去过山东,是去看望住在那里的奶奶。”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谈话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旅行”。)2、学习“旅”字。“旅”是本课会写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帮助学生记忆。3、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补充完整课题。读一读后质疑: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的。学生可能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比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兴趣,这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读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