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目标:1.掌握记叙文的有关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重点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旨。2.运用心理刻画人物的手法,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得到人生的感悟。阅读指导:1.作者: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其作品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2.背景:本文是莫顿·亨特65岁那年些的,文中回忆了自己八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他自小体弱怯懦,从不敢冒险。一次和小伙伴爬悬崖,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处岩石架上,要上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来,陷入了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他照父亲所说,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一.预习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难字:闷热训诫峭壁蓬乱嶙峋颤抖迂回头晕目眩纳罕安慰屡次小心翼翼2.多音字:着急大大落落损兵折将吓吓人着看着落落叶折折本恐吓着落落枕折腾着数丢三落四3.形似字:啜泣峭壁哀伤辍学俊俏衰弱点缀讥诮衷心掇弄销售裹布4.词语集锦:训诫:告诫,教导耸立:高高的直立峭壁:陡直的山崖颤抖:哆嗦,发抖嶙峋:形容人瘦削迂回:回旋,环绕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5.用“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三个词语写一段话。(不少于30字)6.文体常识:本文属于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顺序是____。顺叙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7.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二、整体感知1.请复述故事并简单说说自己所领悟的道理。(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复述抢答: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地点)____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人物)____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环境)____(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b.文中“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有什么喻意?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为多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勤于思考,这样就会有一笔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三、精读探讨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心理描写的词语、句子、段落。试试分析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2.第14段描写了我怎样的矛盾心理?不敢爬下去,怕掉下悬崖摔死;又不敢向上爬,因为通往崖顶的路更陡、更险。3.“暮色苍茫”“一片寂静”“大地越来越暗”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暗淡沉寂的自然环境烘托“我”孤独无助,极度恐惧的心理。也暗示在崖上待的时间之长。4.简述14~23段我心理变化的情况由恐惧到自豪(产生成就感)5.文章哪几段照应了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18—22段6.文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病弱是不敢攀悬崖的一个伏笔,杰利喊“别做胆小鬼”是后文“我”留在悬崖上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一个伏笔。杰利有点不放心,是后文找来父亲的一个伏笔。“落在最后”“心跳”照应前文的身体衰弱。伏笔和照应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周密、天衣无缝。7.“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我先是啜泣了一会,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两句话中的“啜泣”含义一样吗?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