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pdf

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课时重难点:重点:1、能分角色表演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难点: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复字词。1、谜语引入,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图。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2、通过昨天的研究,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青蛙卖泥塘。可是这只小青蛙昨天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它分不清买和卖,谁能教教它?(用顺口溜:有“十”就卖,没“十”就买。)老师用红色粉笔补充课题中的“卖”。3、小老师们带着小青蛙复本课的生字词。读音:采集、游泳、草籽、水坑坑、道路、尽情、绿茵茵、牌子、舒服、吆喝、撒洒注意:喝hè(吆喝)hē(喝水)在“吆喝”一词中,“喝”读轻声。选词填空:撒洒1、青蛙就去采集草籽,将其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2、妈妈在院子里撒水。二、理解感悟课文内容。1、播放课文的动画朗读,请大家边听边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最后青蛙还要卖泥塘吗?2、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抓住“烂泥塘”,想象烂泥塘到底是怎样的呢?(烂泥塘周围全是烂泥,缺少花草,泥塘里的水也少,难怪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改变居住环境,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相机板书:卖泥塘:烂)3、最后青蛙还要卖泥塘吗?(板书:不卖泥塘)4、那么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最后不再卖泥塘了呢?(板书)现在就让我们细读课文,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大家打开书,看到课文94页,看到第2到5自然段青蛙第一次买泥塘的部分。1)谁能说说青蛙第一次卖泥塘时是怎么做的呢?青蛙在泥塘旁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吆喝”是什么意思?(大声地呼喊)指名读,可加上手势。全班孩子也来当当小青蛙,大声吆喝吆喝。2)青蛙的这声吆喝肯定能吸引很多小动物过来。谁最先过来?请打家用圆圈圈起来。再用横线勾出老牛是怎么说的?老牛说在泥塘里打滚很舒服,那你呢?你觉得什么事情很舒服?你喜欢做吗?你们认为老牛真的喜欢在泥塘里打滚吗?谁能用喜欢的语气朗读老牛的第一句话?虽然XXX觉得在泥塘里打滚很舒服,但它并没有买青蛙的泥塘。为什么呢?因为老牛认为泥塘边没有它喜欢吃的草。老牛先说了泥塘的好处,然后提出了缺点,用“不过”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给别人提建议的方式很委婉,容易让人接受。我们可以试着用喜欢和委婉的语气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现在让我们来分角色演练第二、三、四段。谁想扮演青蛙,谁想扮演老牛?老师会读叙述部分。请大家注意表情、语气和根据老师的叙述加入适当的动作。同学们也要做好文明观众。XXX不想买泥塘,于是离开了。青蛙怎么想,怎么做呢?听了老牛的建议,青蛙采集草籽撒在泥塘周围的土地上。青蛙经常给它们施肥、浇水,不知不觉,到了来年的春天,泥塘周围的小草长得绿茵茵的,像给泥塘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泥塘变得更美丽了,青蛙也变得更自信了,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请大家读一读,圈出谁来了?勾出野鸭说了什么?用“__”勾出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野鸭并没有买青蛙的泥塘。为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青蛙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山里,找到泉水和竹子,把竹子一根一根地破开,再一根一根地接起来,终于把水引到了泥塘里。当泥塘灌满水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除了老牛和野鸭,还有哪些动物给青蛙的泥塘提出了建议呢?你从哪里得知的?这些小动物们分别提出了什么建议?你能用线连一连吗?最后,老师相信孩子们不仅能连一连,也能仿照前两种小动物来说一下它们的建议,用委婉的语气写下来。请分组完成这个任务。一头老牛来到泥塘边,看着泥塘说:“这个水坑还不错,但如果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一只野鸭飞来,看看泥塘说:“这地方不错,只是塘里的水太少。”一只可爱的小鸟飞来,看了看泥塘,说:“这儿真美,但是需要更多的水。”一只美丽的蝴蝶飞来,看了看泥塘,说:“这里需要更多的花朵。”一只活泼的小兔蹦蹦跳跳地跑来,看了看泥塘,说:“这里需要更多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