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西乡县杨河镇中心学校李雪梅教材分析: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明白题目的双重含义。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宝石岛的几个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4、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5、学习运用文本“吃西瓜”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练笔;运用文末段进行想象练笔训练。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学习作者抓住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进行练笔。3、依据文本特点,运用第一单元“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化练笔训练。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知识迁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导入:1、导入:出示中国地图,师引导学生观看海域: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除过陆地而外,还有大片的海域,分布着许多小岛,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些散布在我国海域的海岛,犹如一颗颗宝石,守卫这些宝石的,是一些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配图视频:音乐:《军港之夜》图片:守卫海岛的战士2、揭题:待观看后,问学生:同学们,刚刚看到的是一些守卫祖国海岛的战士,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驻守在我国的海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六七十年代,发生在驻守海岛的战士身上的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中“金色的翅膀”是什么动物的翅膀?二、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碧空如洗、水落石出、授粉分别是什么意思?2、课文讲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个岛屿的特点。3、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表现了守卫海岛的战士们的什么样的感情?三、交流、讨论,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对宝石岛的了解:不毛之地教师解释“海岛田”:宝石岛属于珊瑚岛礁(由珊瑚礁沉积形成的岛屿),不适宜种植蔬菜,战士们带土上岛和舰艇运土上岛,垒出一块块可以种植庄稼的田地。条件艰苦:“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饮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资需要从大陆运达。远离大陆:“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战士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联系不便。(理解昆虫授粉与西瓜结瓜的关系。)形成板书:不毛之地条件艰苦远离大陆待学生交流后,师出示资料补充介绍。师提问:宝石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又是一个不毛之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起了观察通讯站?2、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指名概括,完善语言。板书:小高带回一纸箱昆虫战士们开尝瓜会爱岛、建岛的深情3、引导学生浏览全文,在文中找一找,哪些关键词句点明了战士们的感情?待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并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师相机小结:文章中往往有一些关键性的词句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抓住这些词句,迅速读懂课文。四、再读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的:1、导语:同学们,美好的感情是发自心灵的自然流露,往往就表现在一些不经意的、细微的动作、语言当中。细心的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捕捉到了战士们美好的一瞬间,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这些美好的、打动人的一幕吗?请你浏览课文,画出最能打动你内心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讨论:根据学生的交流,理解并朗读好以下句子:①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句子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练笔:仿照句子写话。扔在一边,紧紧地抱着。②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爱瓜即爱岛。③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niē)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zé)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两句话通过描写战士们尝瓜的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这一段话的细节描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帮助,请以“吃”为题,仿着写一段话。五、导入练笔,思岛景美:1、理解课文结尾“彩色的翅膀”的含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