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九年级专题复习编辑:陈项雄桂爱情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经纬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断;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规律。)1、读经纬网地图,回答有关问题。⑴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⑵从东西半球看,图中ABCD中位于东半球的是;⑶从南北半球看,图中ABCD中位于北半球的是;方向,A点在D点的⑷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⑸若沿着虚线由C点去D点,前进方向的变化过程是。⑹A点所在的经线与B点所在的经线的长度;;⑺A点所在的纬线与C点所在的纬线的长度⑻A点所在的经线圈能否将地球划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与A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方向;⑼由A点出发,向南、东、北、西各行1000千米,最终回到A点的⑽AC=BD?AB=CD?⑾ABCD位于热带,温带,寒带。⑿6月22日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一日之内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光照图1、读甲、乙、丙三组图,回答问题。⑴、甲、乙、丙三组中的A图为日的光照图,其判断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线,线以内有极昼现象,线以内有极夜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是。日的光照图,其判断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线,⑵、甲中的B图,乙、丙中的C图为以内有极昼现象,线以内有极夜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关系是。⑶、乙、丙组中的B图为日或日的光照图,其判断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线,北半球(或。全球)昼夜长短的关系是⑷、在甲乙两组图中画出地轴、赤道、太阳直射点。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附近;②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度不变(如丁图所示)。若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70°,而不是现在的66.5°,那么,回归线将变成纬线,极圈将变成纬线,热带的范围将(“扩大”或“缩小”,温带的范围将)(“扩大”或(“扩大”或“缩小”。)“缩小”,寒带的范围将)⑸、假若黄赤交角扩大,那么我国东北地区在开阔平地上建同样高度的新楼房(欲使北面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南北新楼的距离将(“扩大”或“缩小”。)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3)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1此时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_。(4)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_______点的位置。(5)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此时,地球运行于地与地之间。(6)当地球公转到A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在线上。我国正处于(季节)。(7)当地球公转到D的位置时,黄冈市的节气是;当地球由A运行到C我们黄梅县昼变得越来越。3.判断下列光照图的日期。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是基础:(把握“三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是基础:一读:等高线的数值(单位:米)大小,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山脉的走向。(数值越大,海拔越高;数值越小,海拔越低)。二读: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差相等,即等高距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三读:读等高线的形状,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五种地形类型。⑴、山顶和盆地:等高线都呈闭合状,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内小外大的是盆地。⑵、山脊和山谷:等高线都呈弯曲状,中间高两边低,等高线由高向低凸出的是山脊(分水岭);中间低两边高,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的是山谷(集水区)。⑶、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⑷、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相交。设成本低,而且可以获得较大的库容量。⑷修水渠引水:选择原则是水能自流的线路,往往取水点较高,不必使用动力提水,节约能源。⑸判断两地降水量的多少:一般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注意该地夏季盛行风向)。⑹一点观察几点位置的难易:视线不能有山脉遮挡。⑺河流的发育源地:一般在山谷里才有可能发育有河流,注意河流流向的规范写法:如自西向东等。(山脊为分水岭,山谷为集水区)⑻居民点要远离污染源;有污染的工厂不能建在经过居民点(或城市)河流的上游(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建在上游影响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和空气质量)。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读等高线图的山脊、山谷部位的判读是难点。。3、读等高线图的山脊、山谷部位的判读是难点。如下图(注意辨别山脊、山谷等高线的形状特征)⑴山脊:等高线都呈弯曲状,中间高两边低,等高线由高向低凸出(分水岭);⑵山谷:中间低两边高,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集水区)。4、加强等高线图读图练习是关键。、练习1:读李明同学为刘村画的地形图,回答问题:(1)、该图的等高距是,甲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