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点区域:江苏地理江苏概况⑴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⑵面积与人口:⑶行政区划:江苏的地形与河流、湖泊大致与纬线走向一致;由南向北递减。纬度是影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7月等温线比1月等温线倾斜度大;1月比7月南北温差大。夏季该省东部气温受海洋影响比同纬度地区温度低;冬季该省北部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秦岭---淮河一线。受伏旱影响。项目自然灾害主要气象灾害(1)洪涝灾害发生频繁:春雨、春末夏初的梅雨和夏秋之交的台风雨是江苏降水的主要来源。全省的旱涝灾害与梅雨期的迟早与长短、台风雨的多少密切相关。(2)春季低温阴雨:苏南和江淮地区。(3)春旱和干热风:徐淮地区。(4)龙卷风:沿海地区。(5)寒潮、霜冻、冰雹、台风:全省各地。防治措施:加强水利建设,完善蓄洪、排灌工程,对于保证江苏农业高产、稳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区域农业的开发有利:(1)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河网密布,耕地比重大,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土、水热配合好;(2)生产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3)劳动力充足,技术经验丰富;(4)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主要农作物及分布:(1)稻米和油菜籽生产基地:太湖平原、宁镇扬、里下河平原(2)小麦、玉米和杂粮:徐淮平原(3)棉花:沿江、沿海林业:是我省农业的薄弱环节,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岗地(1)蚕桑:太湖平原;(2)茶树;(3)果树渔业:稠密的水网和阔广的沿海滩涂促进渔业的发展。(1)淡水渔业;(2)海洋渔业.(3)沿海滩涂的海水养殖牧业:以饲养猪、牛、羊和家禽为主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1.煤炭:徐州2.铁矿:南京、徐州3.铅锌:南京东郊栖霞山4.水晶:东海县5.陶土:宜兴6.磷矿:连云港7.石油:江淮间的广大平原和南黄海大陆架(金湖、江都、姜堰)8.海盐:淮北发达的工业各具特色的城市城市的分布城市地域形态布局形式:布局的优点:城市布局的新趋向:城市道路布局类型: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1.公路:公路密度全国第一。沪宁、京沪、宁通、宁连、宁徐、连徐高速公路等密集成网2.铁路:京沪、陇海、新长(新沂——长兴)宁西(南京——西安)、宁启(南京——启东)等3.水运:江苏得天独厚的优势,以长江、京杭运河为骨干,江河湖海相连,利于河海联运(1)连云港和南通港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2)南京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沿江的南通、镇江、扬州港口发展迅速。(3)众多跨江大桥是苏北、苏中融入长三角的重要连接点和便捷通道。4.航空港:南京禄口等9个机场5.管道运输:西气东输、鲁宁输油管道等令人瞩目的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的存在问题:①人口压力过大: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压力大,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地矛盾尖锐:有限的耕地资源正在急剧减少,能源资源紧缺。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其中城市环境污染和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应对举措:实行计划生育;调整产业结构;跨区域调配资源;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防止污染;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1)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压缩资源和能耗型的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变形成新的产业格局(2)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及科技水平高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旅游、物流、信息技术培训等第三产业。材料一:2006年11月18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江苏代表在发言中说:江苏省近年来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各种新能源,2006年已经形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三大绿色能源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其中风能产业方面,江苏省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建设风电项目100万千瓦,现在建设和已确定的项目有如东一期10万千瓦、如东二期10万千瓦,东台一期20万千瓦,大丰风电20万千瓦。材料二:江苏部分城市四季有效风能情况比较表:苏北、苏中、苏南的协调发展实现江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性,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南北共同富裕。而积广大的苏北是江苏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苏南(苏、锡、常三市)要与国际经济相接轨,苏中(宁、镇、扬、泰、通五市)要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共同富裕。苏北地区平原广阔,河湖众多,水利设施配套发达,滩涂面积宽广,农业基础好,农、林、牧、副、渔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和劳力资源都很丰富,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苏北长期以来经济落后于苏南,主要原因是工业不发达。因此,发展工业是苏北彻底摆脱贫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具体举措:⑴沿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