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灾害事故灾害事故一、现场特点(四)伤情复杂(五)灾害现场交通通信不便二、实施救护的三个阶段(二)后送伤员三、现场救护原则4.先分类再后送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8.窒息性气体引起急性中毒(见一氧化碳中毒)(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2.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见下表)3.救护区标志的设置4.简单分类②二级优先:若能服从简单的指令则分类为可延迟救护组,为二级优先。(三)伤员转送1.掌握后送指征②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为了正确掌握后送指征,送出单位和后送医疗队均要把关,对不符合后送条什者不后送。分类的同时现场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必要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第二节地震一、概述地震致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头面部伤和颅脑损伤,骨折一般是多发性的,腹部伤易造成内脏大出血而致死亡、挤压综合症。地震后几天内,因严重的厌氧细菌,伤口极易受感染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导致死亡。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护工作,是一项多部门配合协同作战的艰巨工作,它需要交通运输、通讯联络、水电供应、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医疗救护工作的高效率,完成救灾的医疗保障任务。二、救护原则(二)对被救出垂危伤员进行急救,先救命,后治伤(六)地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所处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伤员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保存体力,敲击求救,设法脱险,包扎伤口。5.不要乱叫,保持体力和节约氧气,用敲击声求救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7.保护和节约使用饮用水和食物(七)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躲避原则:就近选择牢固地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易发生次生灾害地点、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根据人们所在地与震中距离,不同地区的人们可将一次地震分为直下震,近震和远震。直下震就发生在脚下,地震发生时只能立刻就近躲避,没有选择时间;近震根据距震中的远近,破坏性较强的s波比马上让人们有感觉的P波晚几秒到数十秒传到,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暂短时间选择躲避地点;远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一)在公共场所避震(三)在学校避震(四)在户外避震(五)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创伤救护第一节创伤现场救护(一)抢救、延长伤病人生命创伤病人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在心跳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二)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地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三)保护伤口开放性损伤的伤口要妥善包扎。保护伤口能预防和减少伤口污染,减少出血,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四)固定骨折现场救护要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骨折固定能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五)防止并发症现场救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止血带过紧造成缺血坏死、胸外挤压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以及骨折固定不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六)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创伤的现场救护又有其共同的规律,需要掌握以下原则:(一)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二)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首先进行心肺复苏术。(三)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四)优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五)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六)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七)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医用手套或用几层纱布、干净布片、塑料袋替代。六、现场救护程序创伤作为突发性事件,现场救护情况错综复杂,尤其是同时有多人受伤、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时,现场救护更需要快速、有效、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了解致伤因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判断危险是否已解除。(二)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三)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四)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人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五)置伤病人于适合体位。(六)迅速判断伤情,首先判断神志、呼吸、心跳、脉搏是否正常,是否有大出血,然后依次判断头、脊柱、胸部、腹部、骨盆、四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如同时有多个伤病人,要做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七)无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具备吸氧条件,应立即吸氧。(八)有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九)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伤口。(十)有四肢瘫痪,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时,先固定颈部。(十一)固定四肢。(十二)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第二节创伤止血技术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