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_十一五_国家级规划教材(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通高等教育_十一五_国家级规划教材(3).doc

普通高等教育_十一五_国家级规划教材(3).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学标准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二00九年五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说明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的性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我校本科经济与管理类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领会其基本原理并能熟练地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在教学中要向学学生完整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习者能把握宏观经济理论的精髓:能运用国民收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失业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认识和理解国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2、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掌握"和"了解"两个层次上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所谓"掌握"指学生听完后,必须能将所学内容用自己理解后的经济学术语复述出来,这是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到实践中的基础。"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不要求完全复述出来,但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要求能够辨识。教学主要环节是: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程总结讨论相结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将不断引入多媒体手段,尽量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牢固地同时也是积极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内容。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教学以文字教材、录像教材、课件三种媒体形式为主。使用高鸿业主编(教育部高教司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四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也是目前我校本科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通开课程正在使用的教材。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配套教材,主要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课件主要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为主,结合教材与考试,编写习题集(并附习题答案与说明)。第三部分:授课时数及教材授课内容删减情况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宏观部分共12章,授课时数为54学时,受课时所限,一个学期很难将本书全部内容都讲授完,因此,19、20、22、23章的内容不列入讲授的范围,这四章在大纲中也不进行体现。需要说明的是,不讲授这四章,不影响对宏观经济学的整体了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学习要求及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明确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以及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衡等式,弄清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总收入分析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2、难点: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授课时数:6课时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二、微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概念二、GDP六个方面的含义(1)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它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而不是所售卖掉的(4)它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5)它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6)它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三、GDP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概念、计算公式GDP=C+I+G+(X-M)(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二、收入法:(1)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包括的项目(2)GDP=工资+利息+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生产活动二、、国内生产净值: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NDP三、国民收入四、个人收入五、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Y=C+SY=C+IC+S=C+II=S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C+I+G=Y=C+S+TI+G=S+T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I+G+(X-M)=S+T+Kr第六节名义GDP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