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上有影响的几种音乐教学法一、柯达伊教学法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7587.htm"柯达伊(1882-1967)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397.htm"匈牙利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397.htm"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柯达伊和巴尔托克于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由此,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1920年,他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儿童合唱曲;柯达伊于1929年,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分。柯达伊并未写出教学的方法,他祇是强烈地提出有关匈牙利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他的主要教学理念如下:(一)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二)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三)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四)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五)「祇有最好的,才是适合小孩子,」他的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六)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七)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需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八)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九)去开启千万人的耳朵和心灵接触庄严的音乐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十)孩子们在这里所学的(学校),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光和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内容概述根据柯达伊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0952.htm"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建。理念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三、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学体态律动学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但是,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孩子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孩子天生的音乐本能,启发他们进入到产生音乐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四、“铃木教学法”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1898年—1997年)。铃木教学法主要是以幼儿为对象,通过孩子们的直觉与听觉以及每天的反复练习形成习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种训练。铃木认为才能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环境所刺激、培养而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铃木认为:“才能不是天生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方法培养得很出色的,而不是生来就优秀的。”铃木用极其简练的方法,从记忆力、注意力、运动能力、表现力四个方面展开了能力的开发五、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真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它是根据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而开设的课程,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该教学效果更好。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条:(1)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业革命浪潮。(2)教学内容。综合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素质训练(五方面素质,十六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