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案例有理数的除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案例有理数的除法.doc

数学案例有理数的除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有理数的除法作者及工作单位郭玉红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论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组建设相关理论。☆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九节,有理数的运算是整个初中数与式,包括以后方程与不等式以及各类函数学习的基础,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石。而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知识以后,有理数运算的有一次深化,并为其后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了知识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除法法则及符号法则的探索,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运算律的应用,转化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了较为完整的把握,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学情分析学习本节时,学生已有了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知识基础,但作为新近整合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小学基础很差,在理解上有相当难度。另外,倒数,两个以上连除具有一定难度,应对学困生给以关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除法的法则的导出及运用,学生能体会转化的思想。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情感与态度:通过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体会知识系统的完整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及其运用。教学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倒数求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预习思考课堂展示三、课堂检测四、课外作业五、课堂小结出示预习题:有理数乘法法则倒数的含义及其求法乘法运算律及易错点2、除法是的逆运算。因为(-4)×(-3)=12,所以12÷(-3)=3、(1)(-8)×9=-72÷9=,-72×=(2)2×(-3)=(-6)÷2=,(-6)×(3)(-4)×2=(-8)÷(-4)=(-8)×(-)=4、(1)观察上面各组算式结果及式子特点,你有什么发现?(2)再举出类似两组算式,验证你的结论。(3)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5、计算(1)20÷5=,(-20)÷(-5)=(2)20÷(-5)=(-20)÷5=(3)0÷10=0÷(-10)6、有理数除法法则小结。7、自读例1、例2,理解并准备展示。总结多个数连除的简便方法和易错点。8、完成课本P44练习1、29、本节课知识点方法小结。下发课堂检测题。完成作业剩余习题。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小结。学生抄写预习题。(课前5分钟)学生独立做预习题(5分钟)小组内结对交流解决部分问题,仍有问题的提交全组讨论。(5-10分钟)课堂展示,按预习题顺序,每组展示回答,各小组优先安排C层学生(学困生)回答,小组计分。C层展示的同时,同组B层学生(中等生)及时补充或纠正,A层学生总结拓展,寻求变式。同时其他组也可补充纠正。学生展示或总结性的内容,学生会感觉有难度,适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加以指导学生做检测题学生积极参与发言。重视学生预习。以问题为引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不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促进小组共同提高。锻炼学生胆识与勇气,提高学生思维,叙述,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小组计分可极大提高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分工合作促进了小组的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结合,力求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本节知识。整节课的总结提升☆板书设计预习题例1例2有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1、………1、…2、…2、…3、…3、………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小组课堂评价表小组预习讨论发言展示补充质疑得分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教学反思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读、说、写、做。并且力求学生全员参与,提高课堂效率。2、3、5、8习题性的内容,学生会感觉难度不大,4、6、7、9学生展示或总结性的内容在初一初始阶段学生会感觉有难度,适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加以指导。现阶段学生在发言或展示时还不能做到大胆、大方、大声,教师应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发言展示时,时刻提醒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并对其课堂注意力量化评分,要求学生课堂上每一时刻都知道应做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