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_285.docx
上传人:白真****ng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_285.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_28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十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活动准备1。课件:幻灯片—熊猫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重点难点:重点: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难点: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物质准备:1、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各一份。2、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3、记录表一张。4、微波炉、黄油、糖、爆米花专用玉米、纸袋或微波专用玻璃碗等。活动过程:一、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1.师出示未膨胀的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引出课题。"今天,老师从家里厨房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2.师提出要求:"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两盆这样的东西,请你们看一看、也可以轻轻地摸一摸,比较这两盆里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观察比较,师适当引导。二、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9分钟)1.集合,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样?"2.师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有的大。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让我们来试一试!"3.幼儿第一次实验,集合。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三、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11分钟)1.师引发:"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2.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在实验前先猜测,并做记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记录。四、幼儿吃"爆米花",享受膨胀食品的乐趣。(5分钟)1.师出示玉米,问:"玉米能膨胀吗?爆米花怎么做呢?"2.师将玉米放置微波炉,制作爆米花。(微波炉爆米花制作过程)3.师幼一起吃香喷喷的爆米花。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3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吃“土”的瓶子娃娃设计思路动物需要空气.植物需要空气,但人们更离不开空气,空气到处存在,但孩子们感知不到,为此,我特设计本节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从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2.幼儿通过亲自实验,感知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活动准备眼药瓶若干、彩色的沙土。活动过程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吗?3.试一试①幼儿手拿一个“眼药瓶娃娃”用力捏瓶子,会看到什么现象?②将手松开,你又会发现什么?4.做一做:会吃土的“瓶子娃娃”①瓶向下,对着彩沙用力捏瓶子,手松开,沙子自动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来了。②当瓶子口中进沙子时,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