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慧颖****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2.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南粟北稻农业格局形成B.文化遗存分布星罗棋布C.氏族部落之间征战不断D.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3.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A.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玉石兵器普遍使用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社会分工日趋精细4.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5.有学者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对此认同,而在王畿之外,却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各方国之间缺乏交流B.内外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C.商朝政权统治的动摇D.华夷之辨理念已深入人心6.西周统治者在其王国北、东、南三个方向的边域皆建有“侯”,以戍守及开拓疆土。这表明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内外服制7.西周的用鼎制度是整个礼器制度的核心,不论是祭祀、宴享、丧葬等所有礼仪活动,都要使用以鼎为核心的成套青铜礼器。天子九鼎、诸侯或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并有与之配套的其它礼器。西周实行礼制的目的是()A.提高乐舞水平B.解决分裂隐患C.维护等级秩序D.巩固专制统治8.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德"的要求主要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个基本方面。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A.君权至上的专制思想B.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C.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相信神灵的天命观念9.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10.《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铁农具牛耕的使用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D.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11.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是在()A.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B.诸侯纷争与变法时期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1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一可见,当时()A.各国混战冲击礼乐制度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C.新的生产关系得以确立D.中央集权体制遭到挑战13.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14.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15.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