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伪科学的原则区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与伪科学的原则区别.doc

科学与伪科学的原则区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9卷第3期Vol.19№31998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ofQingdaoInstituteofArchitectureandEngineering科学与伪科学的原则区别赵成文α(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社科系,青岛266033)摘要对科学与伪科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它们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区分.科学的对象具有现象和本质方面的客观性;伪科学的研究对象多是虚构的;科学方法具有可公开性、平等性和普遍性,伪科学则相反;科学来自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伪科学最终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关键词科学,伪科学,客观性,普遍性中图法分类号N0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步解放,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也在我国城乡蔓延滋生,对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捍卫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揭穿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欺骗性,澄清是非,清除愚味,讨论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认清两者之间的原则界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伪科学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成因涉及到科学、宗教、哲学、道德、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关于伪科学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从广义看,伪科学是与科学并生并存但..又属于科学的对立面具有反科学性质的经验、知识和活动因为伪科学往往涉及经验内容、.涉及人们的利益乃至与人的生命攸关,但它又违背客观规律,只凭神的启示或主观任性行事在.这里,“伪”的实质在于它貌似一种有效的解决经验问题的途径,但实际上它是无效的或偶然有效的广义的伪科学包括各种巫教、.巫术、巫医等巫文化活动、封建迷信活动以及现代高级愚味观念和活动.从狭义看,伪科学是指盗用、误用科学的名义或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违背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以及漠视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的各种活动或知识构建狭义的伪科学包括.“苈邸?、“意念说”、“李森科主义”、“新活力论”等等狭义的伪科学包括在广义的伪科学,.之中在这里,“伪”.的实质在于它貌似科学但实际上却与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相背离.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的原则区别可以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1客观实在的对象与虚构对象的区别从研究对象方面看,经验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的区别表现在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上.α收稿日期:1997-12-08第3期赵成文:科学与伪科学的原则区别93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亦即从本体论意义上看,科学研究对象是独立自存的,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的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1然科学的基础”],只有当研究对象相对于主体来说是独立自存的,确实存在的时候,人们才能获得关于这种实在的确实的知识.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对于形成科学知识具有以下的作用:①是树立“客观世界可知”观念的前提,客观实在性不因人们对它的感觉如何而改变,它是一种客观确实性.人类通过感觉和思维能淮锏酵庵挚凸廴肥敌缘囊恢?而不可知论则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休谟就是从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而走向不可知论的可知论主张内.容确实、逻辑清晰的知识;而不可知论往往导致知识的神密主义和荒诞性,最终成为产生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温床.②为人们的想象和思维划定一个合适的范围,并纠正人们错误的想象和错误的思维.人们的想象和思维的范围是无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它们就会象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想象和思维的王国中狂奔而失去确定的目标研究对象客观实在性恰恰就给野马拴.上了缰绳并为它规定目标.从科学研究的视角看某种想象是否正确,某种思维是否合理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同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相比较,从而对这种想象、思维加以规范、纠正、调整和完善.离开了客观对象对思维和想象的规范与纠正,人们思维和想象的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陷入随意性和主观性.③帮助人们的科学思维形成严格的逻辑性和规范形式研究对象自身存.在的差别性与同一性,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使得长期对之进行思考的科学思维形成了与客观实在性相一致的逻辑性.逻辑虽然是人们主观思维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却实实在在是客观实在性对人们的思维不断加以规范、纠正和调整的产物或者说,逻辑的规则、.规律、格式归根到底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共性和规律的反映.思维过程保持逻辑的严格性和一致性,是思维结果具有客观性的必要条件.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对象的现象的客观性和对象的规律、本质的客观性.对象的现象的客观性是科学事实的构成要素如果一种研究对象不表现为任何客.观的现象,不形成任何的客观事实,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种研究对象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现象的.客观性必须可以通过可观察性,观察的可重复性观察的公正性或普遍性、有效性来保证而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的客观性则要通过一系列的现象之间客观联系表现出来这些联系应该或.者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