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考前指导 文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届考前指导 文档.doc

2013届考前指导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语文考前指导沉着自信考试严谨规范答题力争高考语文拿好分、拿高分2013年6月2日一、充满自信但不自傲语文考试是第一场,要充满自信进入考场,全面规范答好题目,相信十二年寒窗,经过一、二、三轮复习,基本掌握了考试大纲的学习要求、考试要求,能够应对高考。当然考试中要沉着、自信,遇到难以解答的题目,不妨先放一放,等会儿再答。同时记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大家都难的题,我要拿好分。大家都易的题,我比别人快速,比别人准确,比别人规范,比别人拿高分。二、答题规范与技巧1、书写规范:写工整字,不写错别字、潦草字、简化字、不规范字,如出现笔误,要用橡皮擦干净。2、答题规范不写到指定区域外面,否则是无效答题。语用题,有字数限制,要掌握好答题要求,几乎不多答也不少答,否则答案肯定不标准。某些题目有很规范的要求。如:诗歌鉴赏题,评价题,探究题,翻译题。要求每个同学要按老师平时的指导答题。高考题目要分要点答题。一般都在二点以上,甚至三四点,要看分值4分、5分、6分或其他。3、关于涂卡:语文不另外发答题卡,做好题目,就在相应的位置涂好它,万万不可放在最后,同时注意卡的格式,A卡、B卡,考题号与答题号是否一致,涂答案ABCD时,千万不能串行。4、关于题干:要认真审清题干,经常有:正确的一项,错误的一项,完全相同的一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不恰当的一项,最恰当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千万要看清题干中一、二个字的变化。三、答题时间及顺序安排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60分,基本上在1分钟答1分值题目,适当快一点。具体分为:(1)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10分钟左右完成。(2)古诗文37分值,30-35分钟左右完成。两块约40-45分钟。(3)文学文本25-30分钟。(4)选考15分钟左右。这两块约40-45分钟。(5)作文50分钟。(6)复查试卷、答案、答题共约5—10分钟。2、考前5分钟,发放试卷不要答题,但可以看题,要浏览一遍题目大致难易度,答题的顺序(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或在专门用来看作文题目,并进行审题。3、答题顺序,大体上按题号,亦可按先难后易,先大后小,不能在个别题目上纠缠,花太多的时间,以免影响整体速度,暂时不做的题目,后面一定要回头检查一下,千万不能遗漏。四、具体考题操作(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字音题:注意形声字、形似字、音似字、多音字,特别是多音字。2、成语:你掌握了许多成语,相信是能答题的,如出现个别未见的成语,要通过已知的进行排除。成语中可能出现望文生义、褒贬不当、不合语境(不合对象,不合人物,不合文章、工艺品、人文景观,敬词、谦词的误用)、多义成语、不带宾语成语、个体与群体成语。3、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是最常考的病句类型,判断时作为首选,要仔细考虑。其他注意: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两面失衡。4、语用题:要看清题目,要回顾有没有这方面的练习,调动知识储备。仿写、缩写、改写、拟对联、修辞、概写、概括、关键词、不同场合中不同表达、看图、看表、读寓言、串台词、对白、评论、短语、画外音等。所有这些题目一定要注意语境要求、字数要求,格式要求,要神似、形似。这类题目不难,只要认真、规范、灵活、动脑答题,一定会拿好分,甚至拿满分。(二)、文言文首先要认真细致地看一遍文言文,因为认真看一遍比二遍三遍都管用。然后看题目设计,同时对文章大意或看不懂的地方可参照文言文最后一题,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虚词和人物形象的题目,要用排除法做题。文言文翻译要直译,字字落实。同时翻译中,①要补全主语、谓语、宾语。②要注意通假字、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的变化。③要注意特殊句式,特别是被动句(为……所、见……于、为……)、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④翻译时,要注意当时的语言环境。⑤注意官员的升、迁、罢、黜、免及退休(乞骸骨、致仕、回乡)。⑥特别注意文言实词易错易混的词语。(三)、古代诗歌1、读懂内容:知道这首诗歌的类别:送别诗、赠言诗、相思诗、思乡(亲)怀人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隐逸诗、官场浮沉诗、人生漂泊诗、壮志难酬诗、讽喻诗、情景诗、咏物诗。2、如有写作背景介绍,千万不能错过。这能让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国家民族的状况、诗人的人生遭遇等等,同时在诗中往往寄予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答题时多数会用上。3、答题规范第一步:什么意象(景物)?什么字(诗眼、词眼、什么联)?什么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手法?什么观点?第二步:结合诗的内容,如何运用的?写了些什么?第三步:表达了什么感情、主旨?第四步:达到了什么效果或有什么好处?4、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精炼,适当采用专业名词术语。(四)、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