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单项选择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例题:近年来,面对建材市场的日益激烈竞争,各个厂家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几家欢乐,几家愁”()A.表明各企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关系B.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C.有利于激励建材业的进步和发展D.是对市场公平性的破坏与否定第四章第四章(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偶然的或个别的等价物)(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把斧子(每一个都是一只绵羊=1件上衣特殊的等价物)=其它商品(3)一般价值形式2把斧子=1件上衣=1只绵羊(一般等价物)3斤茶叶=其他商品=(4)货币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1克黄金(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1件上衣=其他商品=例题: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自然属性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3、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第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第二: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待流通的商品数量x商品的价格水平=商品价格总额)例题:一定时期(如一年)社会所需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400亿元,并假定每单位货币平均一年里为10笔交换作媒介,即货币在一年里的流通次数是10次。为了实现这些商品交换,需要多少货币作媒介?(续前)公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同一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纸币流通规律:取决于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纸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计算方式:运用抽样调查技术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加工整理后计算出来的。(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当前对劳动价值论讨论的热点问题:1、劳动是否是价值的唯一源泉?2、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价值。第二,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多于简单劳动。第三,科技、知识、技术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四,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不同的范畴。例题:200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童话大王郑渊洁以2000万元的版税收入名列榜首。耐人寻味的是,版税已经不再是某些作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收益开始明显多元化。此外,一本书的收益,也不再简单停留在实体书销售的版税,而是来自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数字版权、电影版权、电视剧版权、舞台版权、海外版权的综合收益。这种模式可以让一部分作家先富起来。作家上“富豪榜”的现象,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来看()A.说明了知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B.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C.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相矛盾D.说明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不一致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形成的前提条件(1)劳动力含义:(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第一,第二(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大特点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多选练习题: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