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对应学生用书P041时空定位子目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朱元璋答案B2.(2014·北京高考)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答案A3.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课时作业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选择题1.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B)A.扩大统治范围B.加强中央集权C.密切经济交流D.改革官吏制度解析:材料中论述宋代如何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和管理,体现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故B正确;其他选项并不是主要目的。2.唐代节度使掌握着士兵的生杀、赏罚、升降等大权。宋初节度使名号用来礼遇罢政后功臣故老和宰相,让其出守外地。这一变化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第三单元第9课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9]一、素养达标1.(2020·菏泽B)《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D)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解析]材料信息“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北宋加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第三单元第9课1.(2020·辽宁本溪)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的赵宋王朝,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A)A.加强中央集权B.根除地方腐败C.提高行政效率D.解决唐末弊政[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了解决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问题,派文官任知州,控制了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因此,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藩镇割据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错在“根除”,说法绝对,故错误;材料和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故C项错误;解决唐末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考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2019·河北保定高一月考)“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到是该朝代重用文人,“转运使”是宋朝时期的地方官员,是宋朝吸收唐朝灭亡的教训重文轻武的结果,所以C项正确。2.(2019·四川成都名校高一选考)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课时作业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选择题1.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设三司使管财政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三司使的行政地位B.通过分化事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了解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自主学习】1.中国自然灾害特点与防抗救灾工作方针(1)特点: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发生频率高。(2)防抗救灾工作方针①防灾抗灾工作方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②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2.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1)主要手段①灾害监测a.地位: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检测: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选择题2015年2月17日7时06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9级地震,日本气象厅震后立即向岩手县发布海啸预警,预计海啸的最大高度约1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在防灾减灾工程中,预警属于________手段()A.灾害监测B.灾害预报C.防灾D.抗灾2.为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海啸易发区为提高应急能力,可建设()A.灾害监测系统B.灾情预报系统C.救灾物资储备基地D.沿海防护工程解析:第1题,预警属于灾害预报。第2题,“提高应急能力”是关键信息,即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这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第18课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pptx
第18课尖端科学技术突破课标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主要作用。了解邓稼先艰辛奋斗精神。一、“两弹一星”震惊世界1.背景:1962年,中央统一领导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工作。2.原子弹: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3.导弹(1)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导弹发射成功。(2)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3)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导弹在预定地点上空试爆成功,从而揭开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发展新一页。4.人造卫星:1970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pptx
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标要求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一、军队当代化建设起步1.空军(1)建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2)战绩:空军航空兵部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取得辉煌战绩。(3)发展:还先后组建了空降兵师、高射炮兵、雷达兵等部队。2.海军(1)建立: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2)发展:相继建立了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3.管理(1)其总部机关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作业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pptx
第15课建设当代化人民军队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1312/1313/13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祖国统一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第15课威武之师钢铁长城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pptx
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1910/1911/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议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pptx
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告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