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 (3).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巴东三峡 (3).doc

巴东三峡(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东三峡》新教学设计课题三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2.培养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三峡之美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品味情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难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方式诵读法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教具多媒体、示范朗读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导入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的MTV,长江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长江流域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三峡。介绍三峡多媒体展示图片,介绍三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郦道元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作者及作品简介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其代表作《水经注》,他自幼博览群书,爱好游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对地理著作不断充实完善,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字刻画山水,描绘景物,文笔精妙,注的本身不但单独成篇,而且各条注几乎都是一篇绝妙的散文,被推崇为游记文的开创者。其中最有名的是《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描写,把壮丽的河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油然产生向往之情。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积累词语。阙处(quē)曦月(xī)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飞漱(shù)(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分组读,要求:四人小组内读,一人一段(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欣赏美景,疏通文意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一)、1、多媒体展示三峡山的美景图片,学生欣赏。设问:你认为三峡的山有何特点,你能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吗?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2、疏通第一自然段的文意3、学生齐读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二)、1、多媒体展示三峡水的美景图片,学生欣赏。设问:你认为三峡的水有何特点,你能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吗?2、疏通第二自然段的文意3、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美点寻踪,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峡的山。要求:至少用两个比喻句课堂小结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炽热的心感受三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学生欣赏图片,谈感受学生根据预习简单介绍作者,整理笔记。学生一人读一个,教师重点强调学生自由读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在课本上画节奏学生分组读,注重合作放声朗读,体味感情基调。学生欣赏图片,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口头翻译学生齐读学生欣赏图片,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口头翻译学生齐读,想象交流学生练笔,全班展示板书设计备注:第一课时板书出示“山”和“夏水”部分作业布置1、背诵第一二段2、学会理清游踪,写一篇关于《巴东三峡》的导游词。课后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来促动学生整体感知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