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_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述_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doc

综述_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综述: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1目录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2二.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2三.作用机制...................................................................................3四.新药的研发...............................................................................3五.合成路线...................................................................................4六.构效关系:...............................................................................9七.展望.........................................................................................10八.参考文献.................................................................................12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喹诺酮类药物化学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同时借鉴其它类抗菌药早期开发的成功经验,新喹诺酮类药物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发展,以及一些主要的和较为新颖的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2方法和构效关系,并在最后进行了展望。关键字: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构效关系新药的展望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萘啶酸是1962年人们在合成抗疟药——氯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一种副产物,它的问世,标志着喹诺酮类药物历史的开始,也预示着这类新抗菌药开始造福于人类。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Acid)为第一代,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少数G-杆菌有效,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仅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1974年合成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吡哌酸(pipemidicAcid),对G-杆菌的作用也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抗菌活性较前者提高,口服少量吸收,但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1979年合成第一个第三代喹诺酮药: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它是4-Quinolone结构改造衍生物,在6位上加上一个氟(F)后,增加了脂溶性,增强了对组织细胞的穿透力,因而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更大大增加了抗菌谱和杀菌效果。此后,构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展开,近年来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雨后春笋,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氟喹诺酮类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对G+球菌也具一定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G-杆菌,仍可呈现敏感。二.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众所周知,任何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难于对其远期发展前景作出准确的预测。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仍可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对其发展前景作出某些评估,仍是很有意义的。20世纪80年代末,Neu根据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第一次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述评。随后,Andriole于1993和1994年又连续发表2篇有关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的述评文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喹诺酮类药物化学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同时借鉴其它类抗菌药早期开发的成功经验,新喹诺酮类药物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喹诺酮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第一代喹诺酮类,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具体品种有萘啶酸(Nalidixicacid)和吡咯酸(Piromidicacid)等,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第二代喹诺酮类,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