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培训课件.ppt

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一、概述喹诺酮类:为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一、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代萘啶酸(1962,已弃用)第二代吡哌酸(1974)第三代均含“F”,抗菌活性增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阿拉沙星巴洛沙星帕珠沙星西他沙星吉米沙星[抗菌机制]A亚单位——DNA链断裂与重接;B亚单位——能量转换,ATP水解喹诺酮类作用靶点为DNA回旋酶1解链DNA的复制需要解链,解链沿着相同轴的反向旋转,但是由于速度快,造成下游打结,此时在DAN回旋酶的作用下,在将要打结或已打结处切口,下段DNA穿过切口并做一定程度旋转,把结打开,然后复位连接,复制继续正超螺旋转变为负超螺旋结构:DNA回旋酶在其A亚基作用下,使DNA正超螺旋中双链断裂,形成缺口,再在亚基B及ATP参与下断裂,再连接成负超螺旋结构,这种螺旋比正超螺旋结构有更好的模板作用,更利于DNA复制。喹诺酮类选择性抑制DNA回旋酶A亚单位的切割和封口活性,同时也阻断拓扑异构酶IV的解旋活性,阻碍细菌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而呈杀菌作用3.耐药性:(四)临床应用(五)不良反应二、各种常用药物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F比诺氟沙星高1倍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达有效浓度,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抗菌作用:对一般菌比诺氟沙星强。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眼科感染等,可作为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2.抗菌谱同氧氟沙星,作用强,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消旋体)的2倍。3.不良反应较少。洛美沙星(Lomefloxacin)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90~100%)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3.t1/2长,存在PAE,1次/d4.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司氟沙星)特点: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1)对G+菌作用强(葡萄球、链球强于环丙沙星),高浓度抑制MRSA(2)对支原体、衣原体强;分支杆菌有效2.t1/2长(17.6h),1次/d3.应用(1)敏感菌(含厌氧菌)及耐药菌(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3)第二线抗TB药4.不良反应光敏性皮炎,在该类药物中发生率高1.抗菌谱较广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CNS不良反应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一)磺胺药的分类〔抗菌谱〕较广,对多种G+和G-菌均有抑制作用。最敏感的有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鼠疫杆菌和诺卡菌属;对砂眼衣原体、疟原虫及放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三)抗菌作用原理+(四)临床应用耐药性:通过基因突变或质粒介导产生耐药性。1合成过量的PABA;2产生低亲和性的二氢蝶酸合酶;3降低膜的通透性;4改变代谢途径而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各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各种磺胺药的特点(自学)1.全身感染用药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45%,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首选治疗诺卡菌属所致的肺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注意对肾的损害。磺胺甲噁唑(SMZ)又名新诺明,半衰期与甲氧苄啶(TMP)相近,约10~12h,两药合用血浓度的时程一致,且发挥协同作用。脑脊液中浓度低于SD,仍可用于预防流脑,也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所致的泌尿道感染。2.肠道感染用药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吸收少,本身无抗菌活性,可分解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而有抗菌、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服用易发生恶心,呕吐皮疹及药热等反应。〔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第三节、甲氧苄啶(trimethoprin,TMP,1968)二、硝基呋喃类(自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