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是你****辉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2讲逐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C)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2016·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3~5题。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D)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B)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A)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故选项D符合题意。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不同商品的销售地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⑤⑥等级商品只有乙中心地有销售,③④等级商品在乙丙两地销售;①②等级商品在三地均有销售,根据中心地等级越高,具备低级中心地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可以推知三个中心地等级最高的是乙,故选项B正确。第5题,由左图可知丙线起点①处地价最高,然后地价降低到区域中的最低值,然后再升高,但第二次的高值点低于起点位置,然后再降低;根据交通等时线数值越小,说明该区域交通通达性越好,那么地价应该越高,由右图可知L5→L6、L7→L8都是地价先升高,故排除选项C、D;L3→L4线最低值与L4处的值相等,不符合丙曲线,那么满足丙线的起伏变化条件的只有L1→L2线,故选项A正确。(2016·四川成都一诊)下图为某城市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完成6~7题。6.1980~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C)A.城区B.中心城区和城区C.近郊区D.中心城区和近郊区7.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B)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东西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所以近郊区人口在1980~2010持续增长。故选C。第7题,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东西长45千米,南北长18千米,故排除A、C,再看中心城区的位置,应当更靠西南方位。故选B。(2016·浙江台州中学统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示意图,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读图回答第8题。8.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A)A.①B.②C.③D.④解析: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甲处为住宅区,夜晚人口密度大,并且圆圈在几个卫星城中较大,早晨是上班时间,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外出上班,因此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①。(2016·江苏徐州5月模拟)“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B)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10.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D)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1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2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专题1 第3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专题1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3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2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3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4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星级:
6页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1讲
星级:
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