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雅安市2004年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理化试卷化学部分(50分)第Ⅰ卷(共2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变成水C.电灯发光D.酒精挥发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KClO3B.MnO2C.空气D.SO210、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白酒C.加碘食盐D.蒸馏水11、下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A.石灰水B.食盐水C.食用醋D.稀硫酸12、下列用途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炼钢B.供给呼吸C.灭火剂D.支持燃烧13、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A.KClB.CO(NH2)2C.Ca(H2PO4)2D.NaHCO314、一氧化碳不能用排空取气法收集的主要原因是()A.有毒B.难溶于水C.无色D.与空气密度相近15、下列各种物质中,能够用盐酸跟金属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FeCl3B.MgCl2C.CuCl2D.AgCl1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B.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装有水的量筒中D.点燃可燃性气迩?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KClNaOHB.Na2CO3KClHClC.KNO3NaOHFeCl3D.AgNO3HClHNO3第Ⅱ卷(共30分)二(本大题共8分)1、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镁条在氧气中燃烧⑵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⑶将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3、据2004年的NatureMagazine(Vol.429,p327-486)报道:锰酸钽(化学式为TaMnO4)是一种多铁磁性材料,该化合物中Ta的化合价是______。4、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溶质的质量_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该溶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三(本大题共9分)1、已知:化合物A+单质B一定条件→化合物D+单质E,试回答:⑴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出三个符合此表达??的化学方程式(要求:A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所属的物质类别不同,例如NaOH和KOH属于同一类物质。):①;②;③。2、已知A~G七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其中D为蓝色,F不溶于稀硝酸。①A+B→C+H2O②C+KOH→D↓+E③B+D→C+H2O④E+BaCl2→F↓+KCl⑤G△A+H2O+CO2↑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G;⑵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A+B→C+H2OB+D→C+H2O四、(本大题共6分)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H2O2就会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我市东方不败同学将该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可用装置如下图所示。⑴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⑵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铁锈是该反应的剂⑷为保证收集到不含空气的氧气,实验选择的制取装置仪器是(填写上图仪器编号)。⑸该方法与用KClO3制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用你选择的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五、(本大题共7分)1、据Science,Vol303,Issue5660,993-997,13February2004报道:以铑的化合物为催化剂,乙醇与水的混合物部分氧化可有效地生产出氢气,同时得到另一副产物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5OH+4H2O+O2=4X+10H2则X的化学式是。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醇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2、(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⑴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⑵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04雅安市中招化学试卷评分标准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A、9C、10D、11A、12C、13B、14D、15B、16D、17A二、本题共8分,每一个空1分1.3O2;2OH-(各1分,元素符号大小不规范不给分。)2.每一个方程式1分。⑴2Mg+O2点燃2MgO⑵Fe2O3+6HCl=2FeCl3+3H2O⑶CO2+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