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收稿日期:20101105作者简介:胡黎娜(1957),女,山西永济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2011年1月第38卷第1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an.,2011Vo.l38No.1播音发声的学习方法浅议胡黎娜(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太原030013)摘要:播音发声作为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和提高。就其方法而言,首先要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其次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能力;再次在以情带声!中传递心曲;最后在发挥优势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声风格。关键词:播音;发声;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11)01015802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是播音员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功力。要做好播音??作,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训练:首先,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要想掌握语言艺术,其首要条件是具备自觉运用声音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经过训练和实践才能发展起来,没有这种训练就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就不可能获得演播好各种作品的能力。声音作为演播的表现工具,不应该是自然状态的,而是按照演播的要求,经过加工的成品!。我们的发声器官好比一件乐器,这件乐器就是长在人体内的声带和声腔(口腔、鼻腔等),不经过训练,就不可能成为一件优良的乐器。发声学习的目的是改进所发声音的音质,加强发音器官的发声机能,使它变为受意识支配和监督的自觉机能。另外要提高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如果对声音的好坏、发音位置的高低前后、呼吸的深浅、色彩的明暗都觉察不出来,在自己进行练习的时候就无所适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各部分器官,包括发音器官的活动都是彼此联系的。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功能只有配合得非常协调才能产生美好的声音。比如气流使声带振动,共鸣使声音洪亮和音质变异。但任何器官的声音都不是依靠个别器官的单独作用而发生的,它既依靠呼吸的支持和声带的活动,也依靠共鸣器官的调节。如果过多地强调喉部的作用,发出的声音似乎会很亮,但如果没有呼吸的调节和支持,没有口腔的控制,也会使吐字含混不清。强调声音的集中、明亮、靠前,发挥不出其共鸣调节声腔的作用,其结果声音不但不美,反而限制、束缚了自己的表现力。因此,作为一个语言艺术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发音器官这一乐器!的结构、性能和它的活动规律,在实践中来协调发音器官各部的机体活动,以适应表达的需要。其次,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能力播音员的发声技巧需要经过长期刻??的锻炼才能掌握,发声学习与训练应循序渐进,如第一步解决气的问题,第二步解决声的问题,第三步解决吐字问题,第四步解决声音色彩问题。如果许多要求一块儿提出,顾不过来也不容易达到要求,心理上也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想改进自己的发声方法,改变自己不良的发声习惯,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以发声的需要为前提,根据自己的条件,防止顽固不化的纯生活的原始自然状态。声音的发出,实际上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活动。在发声时,发音器官都有一定负担,而这种负担的能力只能逐步地增长起来。前一阶段练习为后一阶段练习作准备,而后一阶段练习则是前一阶段练习的巩固与提高。这样循序渐进分步骤的要求,既好理158解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由初期的练习到技巧成熟,虽有先后深浅之分,但不应明显分割开来。要做到每一练习都很熟练???巩固,从而强化自己的吐字发声技巧。再次,在以情带声!中传递心曲播音使用的有声语言要负载一定的思想感情,但声音饱满,感情丰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从开始训练时就应该强调。播音的目的首先是传情达意,并不是让受众欣赏你的声音。播音员、主持人从练声的第步起,就应在有感觉的基础上练,哪怕发一个单元音都应赋予它热情、明朗的感觉,这样,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无一字无依据,无一处无变化!的功夫。当声音练得得心应口了,感觉也会发挥得更好一些。发声器官是一个整体的运动,演播人员的心理、情绪对作品的表达有直接影响。如果演播人员的精神振奋,发育器官也会处于积极状态;感情真挚,音色就会饱满有力度,吐字也会清晰流畅。这是由于声音是从感情中带出来的,这样的声音才会是声情并茂!,艺术的感染???也会加强。事实上,艺术本身是以情来打动人的,也就是要言必由衷,否则,就不能给人以美感,也常常会使人厌烦。再有,在演播中应防止以声取胜的观念,如果听众听的只是声音,只是对作品的照本宣科,即使播音员的声音再好,技巧再高,其艺术表现力也是苍白肤浅的。播音不同于日常谈话,它是有声语言再创作的活动,播音员的职责是把负载一定思想感情的文字转换为负载一定思想感情的声音。如果播音员不细心体味并理解文字中所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