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2.掌握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本章重点:地图概括的概念、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篇幅结构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1、地图概括概念也称制图综合,就是依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对地图上的各要素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2、地图概括任务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制成各种新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原始图稿到新编地图内容的转换。3、地图概括的原则二、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1、分类选取——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类或分级。分类:地物的属性分级:根据数量划分同类地物的级别2、简化——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不重要的细部。地理信息的取舍图形化简3、夸张——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它与编图的目的和用途密切相关,并充分体现在地图设计过程中。地图从设计图例开始便采用了夸张的方法。4、符号化——空间数据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指定成各种图形。三、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例尺、地图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2、地图比例尺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4、数据质量5、图解(地图符号)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影响,制约地图的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6、制图者常用数量分析方法:(1)图解计算法用于居民点选取(2)等比数列法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3)区域指标法适用于各类要素的选取(4)回归分析法适用于某一类要素的选取(5)开方根规律用于从大比例尺编制小比例尺图1、图解计算法——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指标的方法。一般公式为:s=n(q+p)S——居民点的面积载负量n——每平方厘米的居民点个数q——居民点符号的面积p——居民点注记的面积n=s/(q+p)2.等比数列法等比数列模式等比数列法实例3、区域指标法——主要应用于小比例尺地图的制作4、回归分析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地理数量的选取指标。图上居民点的选取程度,同实地居民点密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建立回归方程:y=a+bx(线性)y=axb(非线性)a,b为待定系数5、开方根定律—用于解决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由于比例尺的变换而产生的地物数量递减问题。NB——新编地图地物数;NA——原始地图地物数MB——新编地图比例尺分母MA——原始地图比例尺分母扩展公式:C——符号尺寸改正系数D——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⑴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C1=1⑵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⑶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的三种情况:第三节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一、选取选取原则: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由主要到次要由大到小分区选取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在同一图幅范围内进行定额选取时,采用不同的选取标准。降维转换点状符号是一种0维的数据,线状符号1维和面状符号是2维的数据。它对地图的载负量影响很大。二、简化居民点:首都省会地级市市县镇2、数量特征简化减少数量分级,增大等级的数值间距。3、图形特征的简化4、内部结构的简化空间数据构成了平面图形,在简化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格局。(1)合并合并同类地物的碎部,以反映地物的主要结构特征。(2)分割主要用于不太重要的面状图形的拆分。将图形适当示意性分割,有利于地物特征的表达。三、夸张2、位移当主要的要素占据了准确的位置以后,相邻位置的要素不得不局部位移,以保持地图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正确对比。定位优先级要素的定位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要素争位处理第四节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制图使现在地图的编制摆脱了手工劳动,它对地图概括提出的要求是:总结概括的规律,研究地图概括过程的计量化和模型化,充分利用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以解决概括的各种问题。二、现代数学的发展现代数学中的模糊集合论、图论、分形几何学的引入,促进地图概括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