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改的关键自2001年起,国家在中小学推行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伴随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改革活跃期,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甚至有的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最初接触到课改是去宏远学校的参观学习。宏远学校的“三三四”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使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传授模式。在宏远学校的课堂中,我们看到: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小组内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任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在宏远学校的课堂中,学生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了领路人。学生真正的能够自己动起来,学会自己学习。其实,我们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让他们积极参与,快乐学习。参观学习后给我的感触很深,随后自己也试着学习新课程,主要在课堂上下功夫。但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没那么明显。自己反思了一下,发现了一些问题:问题1.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课堂形式。(1)满堂问取代满堂灌。(2)课件+表演+讨论=自主合作学习(3)课堂评价缺乏原则,巴掌赞歌满堂飞。问题2.照“案”宣科,课堂缺乏动态调整。问题3.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了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及时的解决掉。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迈克·富兰在论及教育变革时提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课改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学生学有所获,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必然立足于课堂。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深入思考,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对策。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考虑以下几点:(1)紧扣教材内容设计问题;(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难易度适当;(3)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设问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疑难之处提问,化难为易,领悟文旨;(2)在点睛之处提问,把握关键,明晰题旨;(3)在含蓄之处提问,变隐为显,品味深意;(4)在潜在联系处提问,由表及里,弄懂本质。2、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教材内容在课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作业,并根据学科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且充分利用课前3—5分钟,让学生通读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所学内容,及时把握教材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重点突出。3、引进激励机制,树立学生自信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老师请最先站起来的学生回答;同时也兼顾学生差异,较容易的问题让基础稍差点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没有回答正确,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而有所收获。在每次测验之后,对于考试成绩好的同学或进步较大的同学在全班通报表扬。对于在竞争中获胜的小组或学生,以及考试中成绩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不做作业或减少作业。4、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学生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展开竞争。竞争的内容包括:(1)回答课堂问题;(2)学习小组提出问题;(3)纠正同学错误;(4)学习教师规定的学习内容。由于竞争与激励配套,学生为了获得奖励,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问题。5、加强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