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吴艳艳《小兔运南瓜》是本学期语文园地八的一堂口语交际课,这一课共有三幅图,讲述了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在茂盛的南瓜地旁边,小兔摘了一个大南瓜,可是却运不走,它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是第二幅图,留了个空缺,留给学生想象。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个重点,我这样安排了本节课的教学:1.整体观察,说大意。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连续的三幅图画,对故事的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三幅图中都有一个谁?(小兔)还有一个什么东西?(南瓜)小兔要把南瓜怎么样?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两句通顺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先自由练说,再同桌互说。然后进行全班表演说,谁说得好就有奖励:一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二是能在自己的花盆上贴上一朵小红花2.分图观察,说具体。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仔细观察,具体说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如第一幅图,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小兔来到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在学生能说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再引导思考:什么样的小兔?来到什么样的地方?看见了一个怎样的南瓜?这三个问题要求学生一口气说的确有点困难,于是我就带着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说,然后把用几句话连起来说,把图意说具体。观察图二时,侧重引导:小兔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首先指导学生思考:小兔想啊想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忽然看见远处谁来了?(看着熊猫骑着小车,轻快地朝前行驶着,听着那欢快的乐曲。)小兔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兔聪明吗?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图意,而且,小兔的那种在遇到困难时,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学生想象与评判中得到了渗透。第三幅图是本节口语交际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部分。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想象,充分练说。因为有了以上观察图的经验,所以学生在观察这一幅图时,我让学生自由看图,自由想象,根据图上的内容说几句话。可以说小兔,也可以说兔妈妈,更可以说小兔与兔妈妈之间的对话以及小兔的家。当然,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说得那么具体,这时,我就根据学生的说话适时进行指导。侧重指导学生观察小兔的动作、神态以及兔妈妈的神态,为学生进一步想象两个人物的语言作铺垫。最后同桌对话练说,进行互相补充。3.整体观察,说故事。通过一幅一幅图的观察与练说,学生对整个故事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之后,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小兔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先让学生分小组自由练说这个故事,然后再指名试说,其他同学听一听,评一评,看谁说得好。当然还是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了奖励,以鼓励学生动手动口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把故事的内容说出,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注意语句表达是否完整、通顺,以规范学生的语言。4.拓展延伸,开发思维。在学生按照图意说完故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来?”留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灵动的遐想空间,让孩子们先在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下大胆想象,鼓励他们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果然,孩子们的方法真是丰富多彩:“我会找两个好朋友来一起把南瓜抬回家。”“我把南瓜划开,一块一块地搬回家。”“我爸爸有摩托车,我抱着南瓜坐回家。”“我家有板板车,把南瓜放在车上拖回家!”“我去借个三轮车,把南瓜运回家”“我有滑板车,可以把南瓜放在上面溜回家。”“我用布包住南瓜滚着回家。”……这样的答案正符合一年级孩子异想天开、童言无忌的天性和童真。看着孩子们那入情入境、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哪一种办法更好?这可有点难住了孩子们。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从节约时间,不费力,不损坏南瓜这三个方面去想,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居然没废多大劲就总结出了答案,而且把每一种方法的优点缺点说得清清楚楚。由于时间关系,情景表演这个环节没能进行,似乎留了些遗憾,以后我会在时间安排上下功夫,尽量少耽搁时间,把教学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