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南浏阳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湖南浏阳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第一章提要1.1浏阳农业科技园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湖南省浏阳市现代农业园负责人:浏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耀频1.2建设思路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规划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企业为龙头,以产业调整为突破口,按照产学研三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思路,建成一个集科技样板、示范基地、科技孵化、加工龙头、种苗中心、销售窗口、信息通道、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1.3运作方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股份经营,中介参与。园区以广宇高科技农业为龙头,实行项目业主独立经营制,形成紧密型的现代农业经济平台。1.4产业布局充分体现南方丘陵地区高效农业及山区生态农业的产业特征;形成“红、黑、金、绿、加”的特色产业结构。“红”即浏阳红檵木、花卉苗木,“黑”即浏阳黑山羊及特种禽畜,“金”即“鹤源”牌优质主料烟和优质稻,“绿”即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加”即农副产品深加工。1.5科技依托单位农业科技园与中国农大、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长沙现代化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技术依托关系,与“隆平高科”、“亚华种业”、“台湾农友”等涉农大公司建立了广泛联系并开展了良好业务合作。1.6技术创新1.与四川德农合作开发“长穗颈双低培es不育系新材料研究应用”(核心技术是“不包颈、低温型”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材料研究开发);2.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浏阳红檵木新品种(培植高温不返绿金、银、红檵木新品种、四季开花红檵木新品种);3.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生态型、有机食品生产技术;4.与长沙金草公司合作开发脱水蔬菜和果蔬榨汁加工技术;5.结合浏阳生物工业园开发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及气升法超细粉末(细胞级)加工技术;6.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合作开发抗病毒基因原生质体融合法组培抗病毒种苗技术;7.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黑山羊克隆保纯繁殖技术。8.与长沙卷烟厂烤烟研究所合作开发具国家水准的“鹤源”牌优质主料烟。1.7建设内容1.8规划地点和范围浏阳市农业科技园位于美丽的浏阳河畔,浏阳大围山西麓,核心区距长沙市80公里,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中心位于浏阳市古港镇,涉及溪江、关口、镇头、柏加、沿溪、永和、三口、官渡等9个乡镇。1.8投资预算及已投资规模投资总规模45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0200万元,投资进程为1999至2005年投入30300万元,2006年至2021年投入14700万元。总投资中政府投入12900万元,各级项目资金投入8450万元,招商引资13850万元,银行贷款9800万元。广宇公司资本市场融资25000万元用于归还贷款和增加资本公积金。园区已完成投资18450万元,占投资总规模41%1.9效益预测科技园区建成后,年总产值达56.6亿元,年利润9.36亿元。其中:核心区年总产值15.98亿元,年利润3.03亿元,其中种养业年产值1.18亿元,年利润0.38亿元,加工业年产值14.8亿元,年利润2.65亿元;示范区年总产值4.3亿元,年利润0.9亿元;辐射区年总产值36.2亿元,年利润5.43亿元。1.10规划年限农业科技园分三个规划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2001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2002年~2005年为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6年~2021年为成熟阶段。1.11规划依据①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1年远景发展纲要》;②《浏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③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浏阳市农业科技园的初步设想》;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有关法规;⑤国家有关农业发展政策;⑥浏阳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农业科技园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红线图;⑦中国农业大学关于浏阳农业科技园的总体规划;⑧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规划设计总院关于浏阳农业科技园建设的详细规划。第二章园区概况浏阳市农业科技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规划设计总院进行规划设计。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园区实现了“四通一平”,即路通:交通极为便利,12米宽的精品区主干道于2001年3月份交付使用,园区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可满足生产、科研、培训、观光和消防等功能要求;水通:园区范围内,生产、加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水量供应充足,日产1000吨饮用水工程已完成;电通:110千伏高压配电站采用双电源供电,可满足园区开发需要,3.5万伏电力线路已安装使用;电讯通:园区有线、移动通讯、无线传呼及通讯等均已开通,电子网站已建立;一平:核心区项目基地土地已平整,园区综合服务大楼已投入使用,科研、培训、信息、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