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能力考纲下载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农业生产的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2.主要区位因素[特别关注]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因素,相对较为稳定。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则变化较大。二、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种植业2.水稻种植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需投入大量;单位面积产量高;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和较低。(3)区位条件:全年或夏季;地势较;丰富的;市场需求量大;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3.混合农业(1)概念:和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2)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也属混合农业。4.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是一种以生产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2)特点:生产,商品率高。(3)分布:主要分布在、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的地区。[指点迷津]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国外有很大不同,我国是以国营农场为主,而国外的经营方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如果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2.不利影响[考点一线串]2.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区位因素3.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指点迷津]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技法一招鲜]②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农作物(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地价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果园、蔬菜、棉粮等。②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③产品对运输的迫切要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乳牛等生产应分布在靠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应用闯一关]解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产;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处丘陵,受地形影响,发展立体农业;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则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主要受交通运输变化和农产品保鲜技术发展的影响。答案:D[考点一线串]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技法一招鲜]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应用闯一关](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A.地广人稀B.接近市场C.降水丰富D.劳动力充足(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大C.投入劳动力多D.受市场影响大解析:第(1)题,甲是大牧场放牧业,丙是商品谷物农业,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第(2)题,乙是乳畜业,丁是种植园农业,其共同的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答案:(1)A(2)D[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