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作业_6997.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修作业_6997.doc

研修作业_6997.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课题《陈涉世家》姓名罗德忠学科语文学校平川区共和中学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3.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对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导致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更无法领会作者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子讲解到位,其次教师必须详细的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去,做到对完整的故事心中有数,学起来才得心应手。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言文断句节奏2.培养学生感悟文本能力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一)导入“丹书帛羽藏鱼腹,丛祠幽火出狐喉。大泽揭竿反暴秦,缘何司马只列侯。”这首诗叫做《赞陈涉》,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赞扬。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就是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故事。这篇文章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吧。(二)自主预习1、知人论世(作者及作品)问:大文豪鲁迅曾评价一部史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学们知道说的是哪一部史书,作者是哪一位?《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2、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僻字词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阳夏(jiǎ)辍(chuò)鸿鹄(hú)嗟乎(jiē)闾左(lǘ)谪戍(zhé)度(duó)扶苏以数谏故(shuò)罾(zēng)祠(cí)陈胜王(wàng)(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音频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2、让学生分角色诵读3、小组讨论读后感受(教师明确:)(三)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句子的断句(课堂练习)(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2)扶苏以数谏故(3)上使外将兵(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蘄以东明确:(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2)扶苏/以数谏故(3)上/使外/将兵(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蘄以东六、布置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词语:…者……也:表判断尝:曾经佣:被雇佣辍:停止之:去、往久之:音节助词,无意义苟:倘使等:等同、一样或:有人唱:同“倡”倡导然:对的数:屡次且:况且会计:集会商议功宜为王:做杀之以应陈涉:用来2、请同学试着翻译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大意七、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中,我们通过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通过听录音、小组诵读、角色扮演,进一步感受了文本,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那么陈涉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起义呢?起义成功了吗?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课后认真预习,在下一课时我们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对小组讨论环节进行了适当调整。磨课活动小结磨课活动过程分析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学科带头人汤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感悟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