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遗传和变异_的专题复习策略.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_遗传和变异_的专题复习策略.pdf

_遗传和变异_的专题复习策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学通报2002年第37卷第12期“遗传和变异”的专题复习策略张明爽(武汉市武汉中学湖北武汉430061)遗传和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的本质、基因的传递规律DNA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磷酸和和生物的变异3个方面的内容,是以细胞(结构基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双螺旋的外侧,形成DNA的础)——染色体(主要载体)——DNA(分子基础)——骨架;另一方面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的排列决定DNA基因(功能单位)——脱氧核苷酸(物质基础)为主线的的性质。而碱基对A与T(或T与A)只形成两个氢键,知识体系。本专题习题类型多,题量大。在高考复习中,G与C(或C与G)可形成3个氢键。显然含3个氢键的除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外,教师应加强各类题型的碱基对G与C(或C与G)比例越高的DNA片段,其稳解题方法的指导。用解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方法,定性越强。提高学生复习效率。3解推导题(以多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为例),提高学1解表述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生分析推理能力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多,原理难理解。如遗传物质3.1从亲代推导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种类及比值DNA与中心法则、相对性状与显隐性性状、等位基因与亲代产生子代经历了减数分裂形成配子、雌雄配子非等位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杂交与测交、常染色受精发育形成子代的过程。体遗传与伴性遗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组与若已知亲本的基因型,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和比例等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等,其命题形式多以填充题或于每对基因单独产生配子的基因和比例的自由组合;产以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的选择题出现,解这类题要紧扣生配子的种类数等于每对基因单独产生配子的种类数题意,先明确概念的涵义和使用范围,再比较表述的内的积,或等于杂合基因对数(n)为指数的2的n次幂即容与概念是否相符,判断选择合适的答案。2n。例1(2001年上海高考题),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若两亲本相交,其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种类数等对性状的是:于每对基因单独相交产生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积;子代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等于每对基因单独相交产生的个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角上翘别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积;子代全部基因型或表现型等于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每对基因单独相交产生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自由组合。现型,比较A、B、C、D4个选项都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解此类题方法主要有棋盘法、分枝法和概率乘加法。状,但在不同表现型中,D选项眼大对应的相对性状应例3(2002年武汉市调考题),航天搭载实验中,有是眼小,眼角上翘对应的相对性状应是眼角下摆(或眼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毛黑色,b决角正常),故D肯定不属于相对性状。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2解图表题,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色),请推导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比的理论值:黑有些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原理,如DNA是遗传物色∶褐色∶白色为,因受太空环境(物理化质的证据,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正交和反学因素)的影响,实验鼠产下的后代全为白色,则这些白交的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与遗传三大规律的关系,生物鼠的基因型最多有种。育种的过程等均可以图表形式具体表达。解这类题应分棋盘法:先写出亲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用棋盘析题意,理会图形表达意思,找到图意与题意的结合点,表格画出两性配子结合后的基因组成,分析表格基因型再区别判断。及比例。例2(2002年武汉市联考题),实验中,加热DNA分枝法:将自由组合规律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分离规片段,哪一种较稳定:律,列出其配子的基因及比例,然后分别组合,得出子代A.G—A—A—A—G—C—A—A的基因型及比例。C—T—T—T—C—G—T—T下面用概率乘加法原理解题:B.A—G—C—G—C—C—A—A两对等位基因分别遗传其后代基因型比例为:T—C—G—C—G—G—T—TBb×Bb=1/4BB∶2/4Bb∶1/4bbC.A—C—G—T—G—C—TCc×Cc=1/4CC∶2/4Cc∶1/4cc。T—G—C—A—C—G—A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后代基因型比例为(乘法D.G—T—A—C—G—A—A—C原理):1/16BBCC∶2/16BBCc∶1/16BBcc∶2/16BbCCC—A—T—G—C—T—T—G∶4/16BbCc∶2/16Bbcc∶1/16bbCC∶2/16bbCc∶—28—2002年第37卷第12期生物学通报1/16bbcc(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其表现型(加法原理)为: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黑色1/16BBCC+2/16BBCc+2/16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