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合同法律制度(一)合同的概念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四)合同义务包括:3)1)订立合同时:先合同义务2)合同履行中:附随义务(协助、保密等)3)合同终止后:后合同义务(协助、保密等)1.合同生效要件(4)2.合同欠缺生效要件的法律后果(3)(1)无效合同(2)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享有的撤销或变更合同的请求权利。撤销权的行使,应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权应在规定期限内行使,该期限为1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这个期限不属于诉讼时效,不能中止、中断或延长。即法律规定撤销权于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3)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③①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签订的合同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有效,不追认,无效;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或纯粹是获利的,无需追认就有效。如:受赠合同。②无权代理人签定的合同指狭义的,指当事人欠缺代理权所签订的合同(表见代理除外)。包括三种情况: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消灭以后的无权代理。此类合同经本人(即被代理人)追认的,有效;不追认的,无效。③无权处分行为无处分权的人为处分他人的财产而订立的合同。(将租赁物卖出或赠与他人),此类合同经产权人追认的,有效;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3(一)同时履行抗辩权3于是,双方再一次约定,必须在5月15日履行。假如,5月15日,甲履行了汇款义务,则乙只发了50台电视机,甲此时可以要求乙什么?承担部分违约责任:5万*5%=2500元假如,乙5月15日发了50台电视机,而甲还未汇款,假如甲是5月20日汇款,乙在接到汇款后随即发货,此时乙有何权利?乙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具体是:10万*3‰*5=1500元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4)(1)基于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2)该合同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且均已届清偿期。(3)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按约履行债务。(4)对方的对待履行是可能履行的。如果对方当事人所负债务已丧失履行的可能性,如因应由当事人负责的事由而发生(如标的物遗失或灭失),则他方只能提出违约责任的请求权或解除合同;再如因不可抗力而发生,则双方义务应一并消灭。2.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4)(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2)抗辩方负有先为给付的义务,且已届履行期限。后履行义务人所负债务尚未到期。(3)后履行义务人在合同订立后,其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如果发生在合同有效订立之前,则一般适用欺诈等规则以保护一方当事人利益,没有必要主张不安抗辩权。(4)后履行人未提供履行合同的担保。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主要表现为:4)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情形。如:特定物买卖,出卖人将物品卖与他人,买受人可以拒绝先行付款,并可解除合同。3.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其效力(2)(1)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承担如下两项附随义务。2)1)通知义务2)举证义务(2)不安抗辩权经有效行使,将发生如下法律效果:3)1)先履行一方有中止履行的权利2)先履行一方有等待后履行一方恢复履行能力或请求其提供适当担保的权利3)先履行一方合同解除权。我国合同法规定,先履行一方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也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可以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情况下,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当然还可请求对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00.8.21,买卖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纺织机械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供给买方某型号的纺织机械50台,每台售价10万元,共计500万元,交货日期为00年12月底.买方应将货款于00年11月20日前交给卖方在其本地的开户银行。合同订立后不久,买方即从11月4日的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卖方已濒临破产。考虑到如果再付款给供方,必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1月6日,买方向卖方发出拒付货款的通知,要求卖方提供担保后再履行付款义务。[问题]买方的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第五节合同的终止(三)法定解除的条件5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发生并不必然引起当事人解除合同的结果,只有在不可抗力已经影响到当事人,使其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债务时,使当事人无法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时,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毫无意义或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更大的损失,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此时双方都有权解除合同。2.在履行合同期限届满以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