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分析.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这一套试题不论从题目的设计,还是内容的涉及,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掌握、多音字、同音字、成语、课文内容填空、阅读以及习作等题目的设计,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值得一说的是个别题目安排形式稍难,题量较大。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本套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考察既全面又有所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察,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试题中渗透!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试题中对孩子温馨的提示提高做题信心!3、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本试题突出了“新颖”“全面”“人文”的特点。“新颖”是试题的类型新颖,如“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全面”是试题出题的题型全面,如:看拼音写词语、比较组词、选择字的正确解释、补充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目的设计无一不彰显出传统特色;“人文”的表现是:试题中无处不渗透出新教育改革体制下教师、学校、乃至教育制度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对孩子的尊重。(二)试题分析: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体现新课标,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综合考查,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试题共包括“积累运用”、“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内容,遵循了“音——字——词——句——段——篇”的思路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1)题目的设计具体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2)基础性的知识在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读拼音写词语,比一比组词,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题目的设计,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3)试题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比如:“积累运用”和“阅读”“习作”部分题目的设计既是考察学生语言的理解与感悟的能力,还是考察学生心中所想转变成书面语言的能力。二、成绩统计与分析(一)、成绩统计本班共有人,实考人数为人,得A人数人,A率%;得B人数人,B率%;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平时所学的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书写也比较认真、整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成绩分析本试卷共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第二部分:阅读,第三部分:习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通过翻阅学生的试卷可知:学生对基础知识部分掌握较好,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补充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几个题得分率较高,卷面整体上书写认真、干净,其次是习作和阅读。现将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作如下分析:积累应用1、读拼音写词语,多数同学书写认真、端正、干净,基本无错误。2、比较组词。正确率约为90%,仅有一两个同学因粗心而组错词,例:腿字写成了又字旁。3、照样子写词语。基本无失误,舞字有学生比划不对。4、照样子,写一写,多数同学做题符合要求,少数同学读不明白要求出错,例如:“终于”一类词写的不好。5、按要求写句子。多数同学做题符合要求,比较正确的完成题目。6、按课文内容填空。从学生做题情况可看出多数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很好,书写认真,个别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不会背诵或填空中出现了错别字。阅读部分阅读部分有两方面的内容,两个阅读内容。第一个阅读短文中的题目考查的是所学课文的知识,学生完成较好。第二个阅读是《玩滑梯的小星星》,所出题目较为简单,根据文章内容就能完成,达成度较高。习作部分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自拟题目,学生能按要求工整认真地完成习作,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内容具体、语句优美通顺,内容真实。个别学生遇到这种作文显得不知所措,内容不条理,不充实。在作文中反应出来一些问题,一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三是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这是今后需要注意和提高的地方。三、教学反思:1、学生理解能力不灵活。阅读理解方面呆板、狭窄,有的孩子懒于反复阅读,懒于动脑思考,答题随意性太强。课外阅读不够灵活,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迁移。2、习作方面。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自由表达,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习作基本功的训练和指导。如,把要表达意思说清楚、说具体等训练。不少学生语言单薄匮乏,表达能力较低,写得不吸引人。3、习惯培养方面。学生审题、读题不仔细、不认真,没有针对性的理解。课外知识积累的少。四、今后教学措施: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学生是比教材更重要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