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1章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岚风****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1章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

《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地理人教版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的不同特点。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3.学会归纳、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教学难点】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学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事实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包括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移(板书)师:什么是人口迁移?生: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师:对。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口迁移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了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说一说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l、2、3欧洲人向北美、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4非洲人被迫移民美洲5印度人向非洲、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移民6中国人向东南亚和美国西部移民7英国人向北美中西部移民8苏联人向亚洲北部移民9中国人向中国东北部移民(活动探究)学生填下表: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①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②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①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②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①欧洲人到美洲、非洲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③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①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②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③南欧、非洲人到西欧打工师:国内人口迁移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生: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师:那么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又具有什么特点呢?活动与探究读教材图1.8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学生填下表: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计划经济体制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①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②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①内地——沿海②山区——平原③贫困地区——发达地区、“民工流动”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那么这种人口迁移有什么意义呢?生:人口迁移调节了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活动与探究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对人口迁出地来说,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等。对人口迁入地来说,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等。(本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学生可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村庄的人口移出与移入情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作社会调查。以当地的事例来延续教材内容,开放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也可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板书设计课后练习1.关于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错误的是…………………………………………()A.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B.由人口稠密的国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C.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D.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