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流水生产的特点与生产线一、流水生产流水生产就是着眼于全面提高生产率的生产组织形式。与非流水生产相比,流水生产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在流水生产中,各种生产设备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组成流水生产线。被加工的书芯按照工艺过程、从一台设备移向下一台设备;②流水生产线中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应一致(同步化),才有可能使各道工序的半成品同时转入下一工序,全线畅流无阻;③流水生产线中各台设备之间应配有相应的运输工具,把已完成前一工序的半成品及时、依次地送到下一工位,以便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二、流水生产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中间在制品的堆积、增加单位生产面积的产量和更充分地利用设备能力,提高总的生产率。2、流水生产的工艺要求稳定,因而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废品的减少;3、流水生产线中每台设备都是严格按工艺路线排列的,因此在进行全线设计以前,必须详细地分析工艺过程,使其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缺点:1、由于流水生产线中所有工序应有统-的工作速度,因而不可避免地有些具有较高工作速度的设备要降低速度运行,从而影响这些设备生产率的发挥;2、流水生产线中一台机器出现故障时,将会影响全线的工作。三、流水线的类型流水线按其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水平可分为简单的、机械化的与自动化的三类:1、简单的流水生产线:设备、工作地是按工艺路线组织和安排的。线上的设备和工具不够完善,机器的生产率各不相同,可靠性低,各工序的加工时间不尽相等,存在许多手工操作,占地面积和工人人数都较多。尽管这种初级的流水线不能充分发挥流水生产的优越性,但在印刷厂装订车间中仍起到了积极作用。2、机械化或联动化的流水生产线:主要工序在专用机器上完成。工序间用连续的或周期的输送装置连接起来运送半成品,各工序的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一些辅助工序(如上下料、搬运半成品等)还需人工完成。3、自动流水线:是流水生产的高级形式,自动线中每台设备都是全自动的。各设备之间的运输装置也是自动的,它能根据下一工序的需要,在输送过程中改变半成品的状态,这就把流水线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和缩短了生产循环时间。四、流水线的生产组织保障必须强调:流水生产线(特别是自动线)能够正常工作是以车间采取一系列生产组织上的保障措施为前提的。例如:自动线提高了对材料及半成品的要求,要求其参数(尺寸、厚度、规格等)更加稳定,要求更精确及时地供应基本及辅助材料;要求机器可靠性高,维修更为及时等。若无此种技术组织上的改进及保证措施,采用自动线后,由于经常停机,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第二节自动生产线的节拍二、节拍的确定在设计自动线时,节拍可根据每工作班要求的计划产量N计来确定。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工序集中是把几个短工序集中在一个工位上加工;工序分散是把长的工序分散在几个工位上加工。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方法可调整各个工序的时间,使之符合节拍的要求。综上所述,按照规定的节拍工作,是自动生产线的主要特点之一。各台单机设计和调整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节拍,才能使整条自动生产线工作时不“中断”、不“拥塞”,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第三节流水生产线的生产率若在单位时间T内,机器连续不间断地工作,在无废品的条件下所生产的合格书册数N,即为理论生产率:Q理论=N/T(本/分)在机器性能中所列出的“生产能力”或“最大生产率”都指的是理论生产率。二、实际生产率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机器不可能不间断地连续工作,且不可能完全无废品,故机器不可能达到理论生产率。实际生产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机器或流水线实际生产出的合格书册数。Q实际=N/T实际(本/分)T实际=T有效+T损失=T有效+(T废品+T停机)T停机=T组织+T服务+T故障以上各种停机时间都是根据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观察机器(或流水线)工作情况所得的统计量,分摊到计算生产率所依据的单位时间(如分、时、日、班等)内的数量。三、流水线生产情况评价指标1、利用系数K利用:是机器的有效利用时间与规定时间之比。K利用=T有效/T故有:Q实际=K利用Q理论若不计废品(在废品很少的情况下)则:K利用=T有效/(T有效+T停机)=Q实际/Q理论利用系数反映了由于技术上和生产组织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停机情况。它说明机器结构的可靠程度及其在具体企业中被利用的程度。2、完善系数:在需要为机器作鉴定时,则不计生产组织方面的停机损失,而利用完善系数K完善。K完善=T有效/(T有效+T故障)完善系数说明了机器的可靠程度。整条线的完善系数也可按类似方法计算,但一般要比单机的完善系数低,这是因为当各单机装在流水线中时,其各自的故障对全线的可靠性都不利,因而全线的故障停机时间要大得多。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