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2期科学素养课程教材研究所梁英豪初探一、科学素养的哲学基础科学观和科学教育观是科学素养观的重要基础。(一)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但更是一种方法论体系。科学的历史表明,从近代到现代,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不仅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且都包含着独特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二)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作为人类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少可以从科学的内容、科学发展的动因、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它进行整体考察。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科学的内容不言自明。关于科学进步的动因,存在着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科学观。功利主义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容易导致科学的片面发展,忽视基础科学的探索研究,而最终造成阻碍科学的进步;理想主义则轻视技术价值传统,不关注人类的物质利益,因而导致失去社会的推动力。我们应从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二者的结合中找到科学发展的动因。在科学对社会的作用方面,我们往往关注科学带来的物质成果,而忽视科学在思想文化上对社会的影响。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开始就有深厚的人文基础,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向来是十分密切的。在西方,文艺复兴是近代科学的开始,这一时期以科学、理性为旗帜的人文精神追求人的自然本性的解放,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近代自然科学是[收稿日期]2001210222人文主义的女儿。”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带来人类思想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现代科学革命更给人们的观念和信念带来巨大的震动,引起哲学思想的演变,进而引起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三)科学的性质是什么科学的性质明确地表达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早在1907年,在20世纪20年代重现,然后在50年代和60年代变得普遍。当今,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努力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被认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的科学的性质方面,包括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产物和证实,科学的内部和外在社会学以及科学的人民和过程。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的AAAS科学素养基准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样的文件中,提出的科学的性质的特性似乎是高中毕业生的合适的目的。这些特性概括如下。1.科学是认识的一种途径,但并非认识的惟一途径。2.科学建立在一整套起作用的假设上(例如,宇宙中的次序和可预言性)。3.好奇心、创造性和机遇在科学上起重要作用。4.实际上,科学的一个目的绝对客观性,如果是曾经有过的话,也是很少达到过的(包括科学的社会文化蕴藏含义以及观察的解释的偏见)。5.在科学中,如果那些结果和或理论的解释被科学社会接受的话,科学的结果和理论的有说服力的交流是关键性的。也有把科学的性质和特性叙述得比较详细的。?95?对科学的性质的看法目前还不一致。但学生必须理解科学的性质。最重要的理由是,这个理解对负责的个人决策和地球市民是关键性的。它培养思想上的科学习惯,能帮助人们在生命中的每一步明智地研究时常涉及的证据。定量考虑的问题、逻辑上的争论以及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外的科学教学纲要里,都提出理解科学的性质作为一个教学目的。(四)科学具有局限性科学是人类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系统。“知识”具有认识的动态语义。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对事物的解释是多元的。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不论就事物的发展,还是对事物解释的多样性而言,科学是有局限性的。在许多国外的科学教学纲要里,都提出把理解科学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教学目的。(五)衡量科学教育成功的一个标准是以问题始,以问题终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问题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六)彻底解决科学教育中单一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们的科学教育比较重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脱离社会和生活,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受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1773~1841)的影响。赫尔巴特把知识放在首位,一切道德、情感、意志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他提出的教学原则是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统一。他把教学阶段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4个主要阶段。明了是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是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系统是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是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即作业)。我国清末的科学课本主要是搬自日本的,而日本却受赫尔巴特的影响甚大。世20纪初,赫尔巴特主义转道日本传入我国,其教学论的影响甚大。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我国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与明了相通;“温故知新”与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