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开场白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要求参考书考试问题移动通信——第一课(4学时)主要内容1.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2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2.1移动通信的分类(1)单工通信1.工作原理:用户按动PTT开关,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按下PTT发信(讲话),释放PTT收信(听话)。常称对讲机。.2.频率配置(1)频率互补:fT1=fR2=f1,fR1=fT2=f2(2)异频单工:f1≠f2同频单工:f1=f23.特点(1)设备简单,省电(2)不符合人们平常通话习惯(2)双工通信1.工作原理: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信与发信(双工)2.频率配置(1)f1≠f2异频双工,否则TX严重干扰自己的RX.又称为: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2)Δf=|f1-f2|双工频率间隔或收发频率间隔3.特点(1)符合平常通话习惯(2)耗电大,对电池供电的MS不利(3)半双工(4)准双工(5)模拟网和数字网(5)模拟网和数字网(6)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2.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3典型移动通信系统3.1卫星移动系统系统3.2无线局域网(WLAN)(1)3.2无线局域网(WLAN)(2)3.2无线局域网(WLAN)(3)3.2无线局域网(WLAN)(4)蓝牙(Bluetooth)技术一种小范围无线通信的标准(IEEE802.15)应用于各种固定与移动数字化硬件设备之间IEEE802.15.3(UWB)100MbpsIEEE802.15.4(Zigbee)100Kbps,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应用:近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精确定位业务、穿透墙壁的透视检测系统等优点:高传输速率、低发射功率、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3.4无线城域网(WMAN)(1)3.4无线城域网(WMAN)(2)3.4无线城域网(WMAN)(3)3.5无线广域网(WWAN)IEEE802无线标准体系比较3.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km左右。在每个小区建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并可通过小区分裂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3.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3.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5)3.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6)3.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1)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2)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蜂窝小区相同设计--频率复用解决大容量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的矛盾模拟系统---语音系统FM传输FDMA发展趋势---数字化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低、设备复杂、价格昂贵、业务种类受限、保密性差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推出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3)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4)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5)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6)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7)4.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8)4.2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4.3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5移动通信的标准化(1)5移动通信的标准化(2)5移动通信的标准化(3)6移动通信基本技术6.1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1)6.1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2)6.2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技术(1)6.2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技术(2)6.2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技术(3)6.2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技术(4)6.4高容量多址方式6.5抗干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