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印度公开课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印度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绿色革命”的目的和结果。知道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资料分析、归纳印度的气候、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印度的气候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了解、视频体会、活动归纳、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印度不但人口众多,而且水旱灾害频繁。那么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解决粮食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二、新课学习(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类型读图,说一说印度所在的温度带。(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读图,说一说印度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读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读南亚1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间→每年10月~次年5月风向→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特点→气流干燥,降水稀少雨季:读南亚7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间→6~9月风向→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特点→气流湿润,降水丰沛3.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多→水灾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4.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阅读教材34页的材料——两次“绿色革命”,回答问题。第一次“绿色革命”时间:20世纪60年代结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第二次“绿色革命”时间:2004年开始结果: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印度的“绿色革命”能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启示?(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不要忘记注重生态环境)拓展延伸: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的危害视频:印度洪灾重创农业重镇视频:持续干旱印度部分地区农业绝收拓展延伸:治理水旱灾害的措施(南方修建水池、水井;北方修筑水渠;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拓展延伸:经济作物印度的经济作物主人有棉花、黄麻、茶。拓展延伸:经济作物的分布读图,说一说印度棉花、黄麻、茶的分布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下游地区、茶:东北部低山坡上。加尔各答形成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形成棉纺织工业中心。)活动: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对照两幅地图,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东北部、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拓展延伸: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饮食关系(印度沿海地区:水稻——咖喱炒饭;印度的北方:小麦——薄面饼“恰巴提”)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材料: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根据水稻和小麦的生活习性,可以推测水稻分布区的气温高于小麦分布区。)3.对照两幅地图,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水稻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2000mm,小麦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多在500~1000mm。)【课堂练习】1.印度的“绿色革命”针对的是(a)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政治2.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量却很少,其原因是(d)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耗多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多c.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不稳定d.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3.印度大部分地方属于什么气候(b)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4.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a.水稻和小麦b.玉米c.青稞d.小麦5.有关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d)a.印度的气候类型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印度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c.印度大部分地区旱季吹西北风,雨季吹东南风d.印度大部分地区旱季吹东北风,雨季吹西南风6.给印度带来降水的是(a)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课堂小结】我们学了什么?(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这种气候使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印度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