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发酵生产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酶工程发酵生产学习教案.ppt

酶工程发酵生产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酶工程发酵(fājiào)生产第一节酶的生产(shēngchǎn)方法1949年,日本开始采用微生物液体深层培养方法(fāngfǎ)进行细菌a-淀粉酶的发酵生产,揭开了现代酶制剂工业的序幕。第一节酶的生产(shēngchǎn)方法3、微生物发酵法是20世纪50年代(niándài)以来生产酶的主要方法。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合成所需酶的方法称为发酵法。酶的发酵生产是现在酶生产的主要方法。二、应用微生物来开发(kāifā)酶的优点1、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三、酶发酵生产(shēngchǎn)的类型第二节酶生物合成的基本(jīběn)理论二、酶生物合成(héchéng)的调节酶合成的基因调控类型:诱导(yòudǎo)和阻遏2、酶合成(héchéng)的阻遏/第三节微生物发酵产酶工艺(gōngyì)(重点)[原料][原始菌种][麸皮等原料]↓↓饼粕等原料淀粉质原料试管斜面培养(活化)[配制培养基]↓↓↓(灭菌)按不同原料净化、粉碎摇瓶等分级扩大培养作不同处理(chǔlǐ)↓↓水解种子罐培养↓↓[淀粉糖液][发酵罐(液体发酵)][发酵池(固体发酵)]↓↓↓培养配制培养基↓(灭菌)[发酵液][成品曲]↓↓↓下游加工{液态酶制剂}↓{固体粗酶制剂}{各种精制酶制剂}保藏(bǎocáng)菌种二、酶生产(shēngchǎn)菌种新开发的酶必须按规定进行(jìnxíng)下表的各项检查(二)、常用(chánɡyònɡ)的产酶微生物2、放线菌链霉菌:葡萄糖异构酶、青霉素酰化酶、纤维素酶、碱性(jiǎnxìnɡ)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几丁质酶等。3、霉菌黑曲霉: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核糖核酸(hétánɡhésuān)酶、橙皮苷酶等。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磷酸二酯酶、果胶酶等。红曲霉:α-淀粉酶、糖化酶、麦芽糖酶、蛋白酶等。青霉:葡萄糖氧化酶、苯氧甲基青霉素酰化酶、纤维素酶等。木霉:纤维素酶。根霉:糖化酶、蔗糖酶、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毛霉:蛋白酶、糖化酶、α-淀粉酶、脂肪酶、果胶酶、凝乳酶等。4、酵母(jiàomǔ)啤酒酵母(jiàomǔ):丙酮酸脱羧酶、醇脱氢酶等。假丝酵母(jiàomǔ):脂肪酶、尿酸酶、尿囊酸酶、转化酶、醇脱氢酶等。工业规模(guīmó)应用的微生物酶和它们的某些来源纤维素酶转化酶(三)生产(shēngchǎn)菌种的来源(1)样品的采集:主要(zhǔyào)是各种富含所需微生物的土壤、水、气、枯枝烂叶、烂水果等;(2)初筛:分离产目的酶的菌株;给予特殊的培养基或培养条件,进而(jìnér)让目的菌株得以繁殖,尽可能地把只成为目的菌的菌株分离出来。(3)复筛:从所得菌株中筛选优良株;在初筛的基础(jīchǔ)上,筛选产酶量高、性能更符合生产要求的菌种。(四)产酶菌种的保存(bǎocún)(五)生产种子(zhǒngzi)的制备(1)菌种活化(huóhuà)扩大培养应注意的事项:(1)尽量减少传代次数,以降低菌种衰退和污染的可能性;(2)培养基成分一般应比发酵(fājiào)培养基的氮源丰富;(3)培养时间一般控制在微生物生长的对数生长期,及时接入下一级培养或发酵(fājiào)罐;(4)严格控制培养条件(pH、温度、通气量等),加强培养过程的实时监测。三、培养基2、氮源:提供(tígōng)氮元素。4、生长因子配制培养基的注意(zhùyì)事项:(1)培养基的碳氮比是培养基成分配比的重点;(2)碳源和氮源的选择,要注意(zhùyì)避免碳分解代谢阻遏和氮分解代谢阻遏;(3)培养基中无机盐的选择要注意(zhùyì)盐类引起的生理酸碱性反应;(4)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成分配比不可轻易改变。微生物发酵(fājiào)产酶培养基举例2、黑曲霉糖化酶发酵(fājiào)培养基玉米粉10%豆饼4%麸皮1%pH4.4~5.0(二)培养基的种类(zhǒnglèi)四、发酵条件的控制—影响(yǐngxiǎng)产酶的几个重要条件(3)温度(wēndù)的控制方法/2、pH值的调节(tiáojié)控制(4)影响(yǐngxiǎng)pH值的因素3、溶解氧的调节(tiáojié)控制//5、湿度的调节(tiáojié)控制五、提高(tígāo)酶产量的措施(二)控制(kòngzhì)阻遏物的浓度(三)通过基因突变(jīyīntūbiàn)提高酶产量2、其他(qítā)产酶促进剂/第四节酶发酵(fājiào)动力学一、微生物生长(shēngzhǎng)曲线(Microbialgrowthcurve)二、酶的生物合成(héchéng)模式1、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