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十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教学班级:中班活动时间:30分钟活动目标:1.观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活动准备:1.知识的准备:已经认识了一般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名称。2.实物准备:各种蔬果实物(苹果,梨,葡萄,香蕉,龙眼,番茄,茄子,马铃薯,红萝卜,玉米,番薯,橘子,灯笼椒)等。3.装水的玻璃鱼缸。布口袋。4.蔬果图片若干张及上下箭头符号。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老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袋。这个魔术袋里啊装了好多好多东西,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装了什么吗?请幼儿上来摸实物,并说出蔬果名称。二请幼儿探索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它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2,教师操作让幼儿仔细观看,同时拿出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表示沉下去,告诉幼儿如何做记录卡的方法。3,让幼儿自由讨论,叫兴趣较浓的幼儿上来操作,并把相应的图片放在上下箭头的`后面。三引导幼儿尝试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想)1,教师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拿相应的蔬果图片到白板上下箭头的后面做好记录蔬果的沉浮现象。2,幼儿操作。教师:小朋友在把蔬果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清楚蔬果到底是沉在缸底还是浮在水面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四教师验证,小结将幼儿做的记录做个验证与分析,按幼儿的记录进行讲解,并对幼儿错误的记录再次进行操作,加深幼儿对蔬果“沉,浮”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讨兴趣。教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上浮的蔬果有:茄子,香蕉,玉米,灯笼椒,橘子,番茄,苹果,梨。下沉的蔬果有:番薯,葡萄,红萝卜,龙眼,马铃薯。五活动延伸你们觉得物体的上浮和下沉有趣吗?老师出个问题给你们动动脑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们实验一下,就是:一只香蕉会浮起来,那么一串香蕉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呢?下次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水中的秘密活动目标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活动准备1、ppt课件:水的作用2、两个玻璃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每组一份果珍、白糖、盐、。3、盛水容器:小碗,小筐等。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水)。小朋友知道水有什么秘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秘密吧。2.出示一缸水,一缸米。(1)幼儿看看水里、米里有什么?教师:你们看到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水里有金鱼,看不到米里有什么)(2)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议论:透过水能看到鱼,米里有什么看不到)(3)你们看看米里有东西吗?(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二、幼儿进行尝试操作。1.盛水活动(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不同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小碗,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交流:不同的容器盛上水会看到什么现象。2.水能溶解(1)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果珍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启发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3)你发现了什么?糖、盐、果珍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小结:糖、盐果珍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4)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三、讨论怎样保护水1.教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如果没有水会怎样?2.课件:水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知道,没有水,人们和动物将无法生存。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活动目标:1.在观察实验和探索中了解、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共同特点。2.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探究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用材料:第一层次提供人手一套:有洞的是管子、吸管、笔管;没有洞的提供积木、五角星拼图。第二层次提供人手一套:螺丝钉玩具(有洞一个是通的,一个是挡住的)。泡泡水教师用材料:普通泡泡器集体记录表,小结用图标活动过程:1.出示普通泡泡器吹泡泡激发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师: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是用什么吹泡泡的`?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我们用小玩具试一试玩吹泡泡的游戏。2.幼儿初次实验(1)幼儿感知实验材料。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吹泡泡的工具,我们看一看是什么材料,什么样的?(2)幼儿猜测并交流。教师:这些玩具能不能吹出泡泡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