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集合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念儿歌2、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交往的快乐3、丰富幼儿词汇:孤孤单单教具准备:1、水下背景图、三条不同颜色的小鱼卡片和小鱼头饰2、录影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出示背景图,操作小鱼卡片学念儿歌1、师:这是在哪里?谁会在水里游?来了几条小鱼?一条小鱼它会感觉怎样?(引出词语:孤孤单单)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第一句: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水里游。理解词语:孤孤单单2、师:又来一条小鱼了,它来做什么?(充分让幼儿回答)这条小鱼原来是来跟前面那条小鱼碰头的(让孩子体验一下碰碰头)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第二句:二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碰碰头3、师:第几条小鱼来了?它又来做什么呢?原来是来给前面两条小鱼做朋友的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第三句:三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做朋友二、念儿歌做游戏1、教师做小鱼,根据儿歌的内容边念儿歌边找朋友2、请幼儿带上小鱼头饰做小鱼,边念儿歌边做找朋友的`游戏三、放《小鱼歌》请幼儿听音乐边朗诵儿歌做找朋友游戏四、请幼儿到户外玩找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游戏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一、内容的选择在众多绘本中,选择了内容生动诙谐的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故事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虽然绘本画面色彩单一,但很好的突出了故事的重要线索——小背心(红色)。以小背心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幽默、轻松地氛围中学习。二、教具的选择此次活动的教具由PPT和图片组成,PPT能让幼儿完整的了解绘本的内容,图片用于梳理故事的发展过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背心的变化和鼠小弟的情绪变化。三、存在的不足1、作为一个语言活动,重点应在于让幼儿多说,教师在活动中自己说的较多,留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较少。2、活动中教师有开放性的提问,但教师留给幼儿回答的机会太少,一有预设答案就停止了幼儿继续回答,教师存在紧张心理,不敢放手让幼儿去想去说。3、作为绘本教学,让幼儿观察图片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自主的.去发现绘本中的奥秘比教师直接讲述来的效果要好得多,活动中教师的教书较多,留给幼儿自主观察发现表达的机会太少。4、在活动中教师在延伸环节中引导幼儿感受宽容并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个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是宽容,怎样自我调节情绪等,从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教师努力引导,幼儿不能体会的现象。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制作意图:在森林公园这个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孩子平时所了解的动物和他们所喜欢的动物,通过这个玩教具展现出来,幼儿在了解的过程中,更喜欢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孩子一边可以动手摆动自己所想的动物做的事,一边通过玩具给小朋友讲故事。教育价值:制作这个玩教具,不仅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而且培养幼儿语言能力,通过玩具让他们对字、词、句进行组织。选用材料:木盆、纸工、皱纹纸、吸管、简易玩具、胶条制作方法:1、首先将废弃的木盆进行包装,配成绿色和主题相符;2、将事先折好的动物放置木盆;3、用皱纹纸做成草、花、和果树;4、用吸管和胶条圈做成秋千;5、用简易玩具制作成小桥。适应年龄:4―5岁地点:教室、语言区操作方法:幼儿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动物随意摆放在公园的任意地方,可以放在桥上,让小动物荡秋千或者在草丛中嬉戏。活动目标1、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2、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教学反思: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整首儿歌。2、感受儿歌幽默的情趣,学习词:扮、乐、滑、摔。活动准备:事先告知配班老师如何扮老公公出场、白眉毛、白胡子及相关儿歌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情景问答,引出题意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他是谁?2、为什么他是老公公?3、老公公要为我们跳个舞,我们欢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刚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见了。)4、教师忙扶起老公公问:“老公公,您没事吧?”老公公边摸掉胡子边说:“没事没事!”5、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的胡子不见了,引出题意。二、教师朗诵儿歌1、引导幼儿说一遍题目,并请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