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陈涉世家》练习题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字,有十二本纪(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十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八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三十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七十列传(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基础知识1、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发配。(2)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2、词类活用。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苦于。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网捕。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异。夜篝火篝,名词作动词,用笼子罩。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大楚兴,陈胜王王,名次活用作动词,为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注视着。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铁甲;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锐利的武器。皆刑其长吏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3、古今异义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亡。又间令吴广之……古义:暗中。今义:空隙。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今义:人、动物的躯体。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集会,见面等。楚人怜之古义:爱怜。今义:可怜。夜篝火古义:用笼子罩着的火。今义:在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号令召三老、豪杰来会计事。古义:集会商议。今义:管理财物的人员。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4、一词多义(1)会会天大雨(恰逢)与皆来会计事(聚集、聚会)(2)将项燕为楚将(名词、将领、大将)上使外将兵(动词:率领、带领)(3)次皆次当行(编次,依次编排)之次所旁丛词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4)书乃丹书帛(写)得鱼腹中书(字条)(5)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当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相当于“是”)(6)为皆次当行,为屯长(做、当)为天下唱(给、向)(7)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扶苏以数谏故(缘故)(8)道道不通(道路)伐无道(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9)令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派)陈守令皆不在(官名,县令)(10)数以数谏放(多次)卒数万人(数词,几)(11)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队伍)乃行卜(去)行收兵(行军)三、课文理解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宣传工作):置书鱼腹(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篝火狐鸣(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11、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舆论准备包括:(1)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置书鱼腹】;(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