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doc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前言“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传统产业是以采用传统技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或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组织生产经营的各类产业。传统产业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包括农业、传统制造业、能源工业、传统服务业等等。这些行业都是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要特征。我国传统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当前,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资源配置效率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装备制造业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大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优势尚未形成。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和物资的高消耗,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创新性优势,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传统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和产业链的细分与整合。制定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专项规划目的是贯彻落实《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思路和重点,促进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与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的服务能力,加速推进新型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各行业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过程当中,已经成为推动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融合和互动趋势更加明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1、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著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建材等传统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石化行业,生产控制水平逐渐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管控一体化。DCS(集散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系统)、APC(先进控制系统)等控制技术和设备广泛应用在石化行业的大中企业;小型骨干化工企业主要产品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油品储运监测、油料物流、大型机组集散型在线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管道检测和数据采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应用。电力行业,已经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厂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SPDnet)、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电话会议网也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设计部门的CAD出图率和报表的计算机生成率达到了100%。新投运的300MW及以上的火电机组均采用进口的成套自动控制系统DCS,自动化程度较高,具备了自动发电控制能力;电网公司提出实现“集约型,服务型”扁平化营销管理模式加快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冶金行业,大型企业普遍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钢铁企业的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基本上普及了基础自动化。生产工艺控制愈复杂,基础自动化的程度就愈高,高炉系统甚至接近100%,连铸、轧钢达到99%。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发展较快,轧钢系统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提高幅度最大。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钢铁冶炼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工序的应用,取得重大成果和经济效益,正在向多种技术的混合系统发展。车间管理级或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得到钢铁企业的普遍关注。装备制造业,先后实施了CAD、CAM、CIMS等工程,“十五”期间,伴随着企业的改组改制,大型骨干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三峡工程大型混流水轮机组、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600兆瓦级大型空冷机组和电站直接空冷系统、75万伏交流、正负50万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和城市快速轨道列车等重大技术装备都已成功实现国产化。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产销量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