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氩、液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液氩、液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完整版)资料.doc

液氩、液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液氩、液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氩气、氮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氩气的危险性氩气是一种白色、无味的在工业上应用很广的惰性气体。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当空气中氩气浓度超过33%,就有窒息危险。浓度超过50%,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超过75%,能在数分钟内死亡。皮肤接触液氩可引起冷烧伤,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2)氮气的危险性氮气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当空气中的氮气含量过高时,回事人吸入的氧气降低,引起窒息缺氧。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皮肤接触液氮可引起冻伤。(3)当盛装液氩、液氮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气瓶爆炸。1.2事故判断(1)当各密封连接处开始冒气或有明显的漏气的声音时,说明氩气、氮气已经有少量泄漏,若不控制很有可能造成氩气、氮气的大量泄漏。(2)当液氩、液氮杜瓦罐的压力表指示压力迅速上升时,说明罐体已经处于高压运行的状态,若不控制很有可能发生罐体爆炸事故。2、工作原则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生命安全。2)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3)当现场人员能力不足以控制事故时或者人员受伤较严重时,应当立即请求外部支援(集团公司支援或社会支援)。3、组织机构3.1成立**公司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其组织机构及成员如下:总指挥通讯联络组现场警戒组现场救护组现场抢险组3.2现场应急处置机构职责:(1)负责本公司《氩气、氮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更新,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本预案的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和演练。(2)事故发生时,调动应急预案队伍,现场指挥应急援救工作的开展。(3)保护事故现场,协同事故调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4)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1)总指挥: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2)通讯联络组:事故发生时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外部救援机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3)现场警戒组:事故发生时,现场拉起警戒线,协调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4)现场救护组:负责将事故现场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等待专业救护;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必要时对伤者进行简单施救。(5)现场抢险组:负责控制液氩、液氮泄漏,不能控制时,负责转移泄漏的液氩、液氮杜瓦罐至空旷地点。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1液氩、液氮泄漏应急处置措施当班人员在检查或生产时发现氮气、氩气管道有冒气泡或者听到有漏气声音时,应及时报告车间负责人,立即关闭供气氩气杜瓦罐后加固该处连接螺栓,并检查是否牢固紧密,当液氩、液氮杜瓦罐初级阀门损坏(无法关闭)漏气严重时,应立即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将该泄漏的杜瓦罐转移至空旷地点。4.2液氩、液氮杜瓦罐压力失控应急处置措施:当遇明火燃烧罐体、预高温或其他原因导致液氩、液氮杜瓦罐压力失控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将压力失控的杜瓦罐转移至空旷地点;若不能装移,则应通知车间所有员工立即撤离事故现场至安全区域。五、事故处置注意事项(1)员工操作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2)事故发生时,氩气罐区域不允许人员通过。(3)人员要沉着冷静。(4)坚决服从指挥人员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各岗位人员应熟知岗位的危害特性和事故处置方法。(5)事故处置过程中确保人生安全酸碱泄漏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危险化学品强酸强碱指盐酸、硫酸、工业氢氧化钠。1.2集团公司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强酸强碱: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极强,经口服、皮肤接触或由于呼吸道吸入其蒸气均可中毒。1.3预警级别:一级危险化学品泄漏:化学水处理浓酸碱储罐、计量器或管道泄漏,泄漏量较大,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二级危险化学品泄漏:当化学水处理浓酸、强碱等少量溅出,造成轻微人身伤害,经简单处理即可恢复,泄漏点容易消除。1.4危险性分析:强酸强碱的强腐蚀性、强氧化性、毒性等特性,决定其泄漏后,将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火灾事故,大量泄漏还将引起环境污染等事故。在强酸强碱泄漏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所有救援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尽快消除泄漏点,降低环境污染面积。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掌握泄漏物质特性,合理实施救援,必要时可寻求社会支持,正确、快速、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