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2.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习围绕松鼠的基本特征进行有序说明;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说明语言。3.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确定依据: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使读者对小松鼠这种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教学难点: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突破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初中教材上第一次学习科学小品文,比较有兴趣,但缺少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缺少学习这样的说明文的方法和经验。教师要注意指导方法,由浅入深逐渐引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熟悉哪些小动物呢?请猜一个谜语,看看你是否见过它?“像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打一动物)[学生:是松鼠。老师及时播放几张松树漂亮的生活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去获取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吧。二、朗读课文,质疑自探1.走近作者: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2.朗读课文,自探下列问题:①借助工具书批注生字的读音②文中的松鼠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③课文是在哪些段落从哪些方面分别阐述这些特点的?(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学,圈画不出来的同学可以找组长帮忙)三、学生展示,整体把握。1、读准以下生字: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榛(zhēn)子榉(jǔ)实蛰(zhé)伏编扎(zā)苔藓(táixiǎn)2、学生展示自探问题②问题③,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幻灯片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结构。总漂亮驯良乖巧(第1段)外形与坐姿——漂亮(第2段)生活习性——驯良(第3段)分过水与搭窝——乖巧(第4、5段)补充:用途(第6段)四、合作交流,精讲点拨1、有感情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好。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在小组里朗读比赛,再推选优秀在班上展示。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准确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也为下一个环节打基础。2、合作探究,把握重点。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请从课文中举例说明;2、《辞海》中松鼠的条目是:松鼠亦称灰鼠。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年产1—4窝,每窝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与本文对比一下,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3、“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会在夸奖一番后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们是怎样看的?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后,在班上展示,教师适时点拨,精讲重难点。针对第1个问题,课件上准备两个典型句子,学生展示时也找出来的话,老师就势精讲;学生找不出来,教师补充出来。例句: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2、“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中的“有人说”能删去吗?[精讲点拨]对事物作出准确的说明与描写,选取准确有分寸的语言是一个方面,主要的,是要对事物作出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就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精神。针对第2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生动活泼的说明语言,并借此了解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精讲点拨]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平实说明,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不使用修辞手法;生动说明,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如拟人、比喻、叙述、描写等)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