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心理健康与安全解析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而持续的生活适应状态。其一,心理健康是指人能适应生活,而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论喜怒哀乐,均能平静接受;其二,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这种适应状态是持续稳定的,而非瞬间发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心理健康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具有适度安全感受。二是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三是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是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七是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八是在不违背社会成规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做恰如其分的满足。二、什么是不良心理?大学生主要有哪些不良心理表现?笼统地讲,不良心理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所谓不良心理是相对于健康而言的,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往往表现在心理障碍现象。健康心理是指个人能以积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适应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内外因素、环境、政策的变化,从而保持应有的心理平衡。而不良心理或心理障碍是指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出现了异常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比较集中的方面有:1.学业方面表现为考试焦虑、成绩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专业不理想、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没有学习欲望。2.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冲突、关系失调、孤独封闭、缺乏社交技巧等,从而产生自卑、自负、冷漠等不良健康心态。3.恋爱与性方面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因单相思而苦恋、失恋、陷入多角色而不能自拔、对性冲动的不良反应、对性自慰的过分自责、时常产生性幻想。4.人生态度方面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取向、人的本质的认识等问题产生消极的评价倾向。经不起批评、打击和失败。5.其他如家庭关系、经济困乏、职业选择、个人发展方面,也常出现困惑和苦恼以及情绪的不稳定等。【典型案例】王某是某学校中文班的学生。自打高中起,她就是班里的尖子学生,老师的宠儿,父母的宝贝。高考那年因个人身体欠佳和临场发挥不好,没能考上大学,才被某中师录取。当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想上中师。父母再三给她做死下面那个工作,说是先上为好,只要她好好地学习,毕业时再考大学,家里一定尽全力支持她。自她上中师以后父母经常帮她洗衣叠被,帮她做所有力所能及的事,主要是希望其不要分心,好好学习,父亲说只要她能考上大学,他做什么都有可以,过度的关注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心理也逐渐有了负担,精神也越来越不集中,成绩直线下降,随着考试一天天的来临,她的精神不堪重负,面临崩溃,现在一天到晚精神恍惚,心烦意乱,拿起书就头疼,父母大老远来看她,她却避而不见,平时也精神过度敏感,碰见芝麻大的事都觉得害怕,过马路怕车撞,开冰箱怕触电….夜里失眠,白天昏睡。离毕业只有三个月了,她却无法坚持下来,不得不休学回家。【案例解析】这是一种心理病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到焦虑。而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无时不焦虑,无时不紧张、害怕整天为无所谓的事情担忧,产生诸如失眠、心悸等症状。其主要原因其一是个人原因,其二是环境原因。往往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在外来压力下、内外因素共同促使产生的。像王某的表现,一是自身控制把握能力,二是父母极度期望的促使。三、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一)交际、交往的困难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和合作精神;三是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能力。(二)情感困惑和危机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问题往往是主导因素。(三)角色转换与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高低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又一重要因素。大学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便产生了失落、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会诱发心理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不会调整,以及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的压力,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五)就业压力的增大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六)对网络的依赖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一个现象。不少大学生由于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交往,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七)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诱因。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从而诱发心理问题。(八)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四、大学生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一)追求享乐心理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的大学生往往爱追求高消费、摆阔气,当向家里要钱不得时,便产生盗窃、诈骗等手段。【典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