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文科综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文科综合).doc

2012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文科综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科综合Ⅰ.考试内容思想品德【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应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信息材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运用、观察、评价、比较、分析、鉴赏、归纳、综合、联想、迁移、观点表达、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察能力、控制难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原则。依据重点教学内容(考点),结合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如漫画、事例、图表、数据等),采用情境式命题的方法,“出活题,考能力,”给能力较强的考生搭建平台,不让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占便宜。通过情境式命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该学科的学习质量进行全面评价。【考试范围】1.命题依据(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删除部分除外,详见附录)(3)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国内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时事政治。(另见资料)2.相关要求(1)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分层要求。难度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为初级层次;“认识”、“懂得”、“学会”为中级层次;“理解”、“感受”、“掌握”、“活动”为高级层次。按照三级目标的要求,确定试题适宜的难度、合理的区分度、科学的信度和效度。(2)按照“学生学什么教材,考试考什么教材”的要求,命题依据的教材以现任九年级学生所学的教材为准。(3)考试试题内容的选定要努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体现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特点,努力体现德育特征和思想教育性的功能。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与“两个实际”和“三个贴近”的内在联系,“迎着热点上”,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努力运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元素,创设情境,落实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考查目标。(4)时事政治,只作中考的背景材料使用,内容以《初中时事政治专题学习材料》为参照。法制、安全(食品卫生)、禁毒、防“艾”、青少年心理健康、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内容会根据命题需要有选择的作为考试背景材料出现。附:2012年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九年级全一册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三步走战略第十课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简要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必修内容。考虑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6个学习板块,作出部分调整,具体考试范围如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2.统一国家的建立3.繁荣开放的社会4.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6.科学技术7.思想文化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1.近代化的起步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4.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5社会生活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1.中古亚欧文明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