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教论文“自闭症”学生特殊教育探讨类别:经验类“自闭症”学生特殊教育探讨[内容摘要]:儿童是“一粒花籽”,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他们生长的沃土。尤其是在普通学校班级里的个别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奉献一片爱心,更需要育花使者更新教育观念和辛勤耕耘。为了让特殊学生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探索规律,因人施教;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急于求成,牢记改变一个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坚持“量变—质变”的原理,树立恒心,循序渐进;同时,建立以班主任为中心,其它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群体,形成一个针对特殊学生进行合力教育的良好氛围;最后还要做到寓爱于严,严爱结合,培养特殊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关键词]:自闭症特殊教育儿童是“一粒花籽”,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他们生长的沃土。尤其是在普通学校班级里的个别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奉献一片爱心,更需要育花使者更新教育观念和辛勤耕耘。我担任群英小学六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我是从四年级起接手该班的。班里有名学生从小患有“自闭症”,并伴有多动症特征。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从不与同学交往,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打同学(大家都让着他)。上学经常迟到,就是在学校里上课铃响也不进教室,喜欢一个人到处溜达,经常需要学生到操场楼道满处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写字速度极慢,几乎不完成作业。智商不低但成绩一般,是全班同学的帮助对象,是全校人人皆知的特殊学生。两年多来,我积极探索对这种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看到该生的健康成长,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一、探索规律,因人施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让特殊学生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师在工作中更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学生;更要善于分析学生动态,抓着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去因势利导;更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只有对这种特殊学生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接纳他们,教育他们,改变他们。通过与家长交谈、查阅各种资料我了解了“自闭症”学生的特点;平时细心观察、勤琢磨,掌握该生的生活情况、行为习惯。然后不断制定、摸索特殊辅导计划及其实施方法。“自闭症”学生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与同学交往,老师就要要求同学们结成帮教对子,让同学们与他交朋友,逐渐改变自闭性格;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上教师引导他注意听讲并在适宜的时候给他发言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一次,在教学《梅花》这首古诗时,因其中一句“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寒”就是他的名字,我请该生朗读,他显得异常兴奋,朗读声音洪亮并有一定的语气,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一整天,他都乐个不停,而在以后的古诗学习中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写字速度慢,几乎不完成作业。开始,我就让该生坐在自己旁边,每天盯着哄着催着他写作业。一次考试快要结束时,他的卷子基本上还没做,我急了,伸手就把他的卷子抢过来,并生气地说:“不写就别写了。”说完,转身就走。他使劲抓住我大喊:“我写我写。”我拿来了表,让他看着,规定多长时间写完,他果然做到了。之后,我及时鼓励他,慢慢地基本上能自己写作业了。在学校老师督促他完成作业,在家里就要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实施教育计划,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经常迟到,上课铃响不进教室,喜欢一个人到处溜达,老师就要特别给予关照,经常把他放在心上,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使他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奉献爱心,持之以恒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急于求成,牢记改变一个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量变—质变”的原理,树立恒心,循序渐进。老师要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怀、体贴和帮助,付出比其他学生多几倍的心血。爱不是挂在嘴头上,而要处处体现在行动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持之以恒更难,需要不懈地努力,一刻不能停止。课上,引导他注意听讲讲,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下课了,叮嘱他听到铃声赶快回教室;作业写不完,就让他坐在我旁边看着表,规定必须几点写完;打了同学,老师问清情况,耐心地给他讲道理;课听得高兴时,他就手舞足蹈地乐一节课,老师告诉他,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要学会控制自己,遵守纪律;第一次在学校吃午饭,他竟然吃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我就与他一起吃饭,连催带喂,三两分钟一口,终于在半个小时之内吃完了;下雨了,在水坑中尽情地趟水玩耍,老师连拉带喊地把他带回来,边给他擦头边给家长打电话,要求马上送衣服来;赶上学校组织外出活动,老师更是牵挂在心,眼睛随时在看着他,时时喊一句:×××在哪儿?就这样,老师每天都耐心地帮助教育他,并及时给家长打电话进行沟通(开始时一星期要联系两至三次),求得与家长达到共识。在特殊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把目标细化细化再细化,制定特殊学生能够达到的层级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明确前进的方向。三、带动集体,形成氛围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