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奇妙的对联教案1.doc

奇妙的对联教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种类等。2.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对联知识3.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4.了解对联的有关类型,基本上学会做。教学重点: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2.了解对联的有关类型,基本上学会做。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读下列对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上联:一、三、八字读音(条),调整的(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书临汉帖瀚林书面上荷花和尚面上联(唐伯虎出):「荷和」同音,「上尚」同音。下联(李调元对):「临林」同音,「汉瀚」同音。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身轻担重轻挑重脚短路长短走长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移椅倚桐同观月等灯登阁各攻书上联:「移椅倚」同音,「桐同」同音。下联:「等灯登」同音,「阁各」同音。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上联:「嫂扫」同音,「叔束」同音。下联:「姨移」同音,「姑箍」同音。这些对联同字异音或同音异字,今天我们重点讲解对联的分类。二.对联分类(一)组合对组合对实际就是把某个字拆开来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佛印是苏轼的好朋友,因此和苏小妹也熟,熟了就偶尔开玩笑。小妹曾出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里把“僧”和“佛”字拆开又组合,同时讥笑佛印难以成佛,佛引反唇相讥: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把“婢”和“奴”拆开又组合,同时也挽回了面子。虽是嬉戏,却对仗极工。乾隆看望纪晓岚,见其愁眉不展,问其心事,答曰有所思。乾隆说我能猜透你心事。于是出一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纪晓岚猛一惊,忙跪地对曰: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这里他们分别把“思”和“谢”拆开又组合在一起。这种对联就叫组合对。流传的组合佳对还有同类趣联鉴赏: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李调元)妙人儿倪家少女,武士心志在止戈。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苏轼)(二)谐音对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例如: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类似的还有高力士和李白的对骂:玄宗让高为李出题,高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李还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还有一趣事: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张嘲之曰:艾自修,自修不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当时未对出。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抓住这一点。遂得了下联: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联语对得很工。两联先用嵌名,然后顶针(“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终使张居正招致杀身之祸。明末有忠臣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野不齿。或撰一联曰: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联嵌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此联后被扩展成为: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清末常熟人翁同和,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人李鸿章不和。李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被任为全权大臣,等于过去的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蒋介石竞选总统时有人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蒋介石字中正。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