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pdf

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插图,激趣导入。认真观看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觉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美丽,但各不一样;他们很欢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确实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沟通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3)正音后,开火车读。“摔”是翘舌音。“坝”读“bà”,不读“bèi”。(4)做嬉戏,稳固字词。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嬉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5)学生相互沟通识记妙法。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留意笔画、笔顺)3.同桌相互检查课文朗读状况,稳固生字的认读、识记。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2.观看:学生自主观看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装”:上下构造,留意各局部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绒”:左右构造,右边局部“戎”不要写成“戒”。4.学生书写,教师巡察指导。5.展现:小组内相互展现自己写的字。6.评价:自评、互评。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相互沟通: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争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沟通,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爱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篇二教学要求: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沟通课文中有新奇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殊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宠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宠爱之情。课前预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预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现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状况。学生展现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状况。二、提醒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谐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情愿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确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依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稳固。学生感到生疏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竞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展竞赛。五、稳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构造,留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构造,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构造,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构造,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构造,右边三撇,写得均匀。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其次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把握状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局部课文,